办实事的“板凳会”是个好思路

20210528期来自:广西日报

朱 波

据《广西日报》报道,没有会议室、没有讲话稿,在村民家门口或院子里,搬来几条板凳,党员干部和群众平起平坐说事情。博白县这一走村入户“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方式,被群众称为“板凳会”。

最近的一次“板凳会”,讨论的是70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项目的拆迁问题。村民问利益、干部讲政策,互相说、互相听,有什么疑问、想法,当场就扯弄清楚。博白县村屯里的一次次“板凳会”,既搞调查研究,又现场办公,问题尽可能当场解决,堪称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好思路。

为群众办实事首先要调查研究,搞清楚“办什么”,找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落脚点。“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是一场“秀”。扎进群众堆里听民声,走村串户察民情,去农家院里坐下访民意,如“板凳会”式的办实事。搞清楚了群众有哪些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找到了要解决的问题难题,逐项列出清单,建立台账、挂号督办,才可能做到“完成一个,满意一个,销号一个”。

其次要对症下药,弄明白“怎么办”,搭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发力平台。能够想象到农家“板凳会”现场,大家围而平坐,讨论、交流、沟通,心态和情绪也会平顺和睦。在此基础上的调查研究、对群众想办要办的大事小情,也能理解更深。有条件的定下来抓紧解决,把好事办好;一时难以解决的,说清楚了创造条件逐步解决,不给猜疑、拖拉留余地。办实事尽可能不打折扣,群众的获得感、信任度也会增强。

再次,要接受监督,尊重“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评判人。群众既是办实事的出卷人,又是阅卷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就是答卷人。实事办的如何,作风实不实、效果好不好,全程都要有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随时照一照群众这面“镜子”,用群众这把“尺子”比一比,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不把群众当“演戏”的工具和背景,而是检验办事成效的打分人,办实事效果自是不一样。

为群众办实事,可有多种方式和路径,各地尽可以因地制宜。总之,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这样交出的办实事成绩单上,才会写上群众认可的分数。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