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研讨网络文艺的发展之路

20210527期来自:广西日报

— —

本报记者 秦 雯

2

满足多样化需求,推动精品化创作

近日,由广西文联、贺州学院主办,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等承办的“网络文艺的时代声音与百年梦想暨广西文艺评论基地建设研讨会”举行,区内外评论家、学者、作家汇聚贺州,就网络文艺的时代性与精品化、文艺评论如何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等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研讨会是广西文艺评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对新时代文艺评论新要求的积极响应,不仅有对当下网络文艺发展现状的分析解读,也有对广西文艺评论建设的集思广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文化强国”,给网络文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如何引导网文作者注重创作品质,深耕内容高地,讲好中国故事,助推网络文艺向精品化迈进,使其成为培育大众文化的坚实土壤,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网络文艺样式之多、形态之广、渗透性之强、辐射范围之大,超越了传统文艺所不能到的地方,特别是吸收了众多艺术门类的经典,深得人心,受众的依赖性更强”,安徽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吴长青提出要加强网络文艺的教育工作:“网络相对无边界性增进了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网络文艺负载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使命与重任。推进和加强网络文艺教育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具体落实新时代文艺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止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宗教观、民族观的有效手段。”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君呼吁网络文艺工作者应该保有创作的诚意:“惟有诚意的表达才能建构起一个良性的循环和良性的网络文艺创作环境及环境机制,创作出更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树立更加美好的国家形象,讲好我们中国人的故事。”

当前网络文艺的紧迫使命就是要深耕时代沃土,回答时代课题,创作出与时代主流价值观共鸣共振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2015年,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的首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启动,至今已举办七届,推出了一批温润心灵、充满力量的优秀原创网络文学作品,挖掘了一批广西网络文学新人,为广西文化繁荣发展注入一股新活力。2016年广西作家协会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2020年广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网络作家分会成立,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和网络作家搭建起良好的交流平台。

网络大环境的优化促使文化向良性发展,贺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罗晓玲认为:“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频频出台,网络文学政策法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同时也加强了相关互联网文化管理法治制度建设,对网络文学及其产业形成了良好的正向力量,给网络文学的写作者更好的空间,也促使网络写手们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摒弃低俗色情、血腥暴力这些不良倾向,向着更理智、更文明、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方向前行。”

1

与时代同频共振,网络文艺要“内外兼修”

3

加强评论引导,建构网络文艺健康生态

近年来,包括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不同形态的网络文艺取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研讨会上,网络文艺的“时代之问”与“发展之路”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热点。

“网络文艺已经晋升当代中国文艺的主流行列,成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反映时代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审美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创造力和社会影响力。但相较于网络文艺的创作实践的庞大体量和飞速发展,网络文艺的理论建构和学理探索显得相对滞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徐粤春认为:“推动网络文艺的车轮高速前进的同时还要保持健康高品质的发展,这是当下文艺界从顶层设计到创作一线必须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迫切需要文艺理论界建构一套更加学理化、深度化、体系化的理论框架,从而推动这一新兴的文艺实践逐步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从技术依赖转向内容王道,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发走向自觉。”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5.18亿,网络音乐用户6.58亿,网络文学用户4.6亿,网络视频用户9.27亿……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长江文艺评论》常务副主编李建华从网络游戏切入谈到网络文艺的功能与价值,“虚拟现实已经成为网络时代的文化空间与主体意识中无法回避的概念,如今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蔓延,数字技术网络文化的变革,使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从内容到形式都产生了质变,区域社区赋予了人们新的主体性,而网络游戏为大众提供了一个重建自我和回归群体的空间”。

“中国网络文艺的诸多领域已经进入蓬勃、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形成了人民文化娱乐和市场文化产业、网络思想舆论阵地等多元结合的核心场域”,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认为,要摆正网络文艺治理与发展的关系,以治理促发展,“推动网络文艺的发展,使之充满活力,释放潜力,要尊重特性,理解其新型文艺特性,重视其商业性和民间性,引导其主流化和精品化。”

杨荣杰

周宏禹

巴马县城有个小书店,书店建在穿过巴马城区中央的小河边上,前面是一座横跨小桥。小河叫巴发河,因小城下大雨时河水呈现红土色,如流金般,因而当地人也叫它“金水”,那桥便称“金水桥”。自然,书店就叫“金水桥书店”了。

书店不大,只有一层,大约70平方米,但小得精巧、玲珑。街道离书店约10米,小桥延伸到小书店里,桥下河水不深,缓缓流动,静谧别致,街道车辆行人不多,是个读书看报的好地方。在巴马民族师范学校读书时,每个周末,我都会来这里看书,不时有风从河面吹来,河水的清香伴着书香在店里荡漾。那种味道,迄今都没有从我记忆里淡去……

35年前的那个7月,我初中毕业后,一纸录取通知书把我与巴马小城、巴发河水、金水桥书店紧密联系了起来。

我就读的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坐落在巴马小城北面。由于家境贫寒,原本我不想读师范的,因为上师范当老师,将来还是得回到家乡,终日与孩子打交道。我当时想报考的是粮食学校,但是父亲坚持让我报考师范学校。后来,家里的亲戚朋友也都来做工作。最后,我妥协了。

好几个夜晚,我在巴发河边哭泣。我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山里教师奇缺,生产队里好多人不识字。刚分田地到户时,有人买了进口尿素,因看不明白说明书,给禾苗施肥过量,造成禾苗枯死……一幕幕悲剧,刺痛着父亲的心。当教师教人读书识字,是何等重要!父亲立志帮助乡亲。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成了父亲向往的地方,于是他将目标强加到我的身上。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渐渐地,我放下思想包袱。我经常走进金水桥书店,伴着淙淙河水声,如饥似渴地阅读着香气馥郁的新书。

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沿着巴发河水去到东兰韦拔群陵园、西山红七军21师师部旧址参观学习。那天,我渐渐有所感悟。巴马是革命老区,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也是邓小平领导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在中国革命史上曾留下辉煌而厚重的一页。

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的好日子。我的青春,怎能在这里虚度呢?在金水桥书店,我看了《韦拔群》《张云逸大将》等书籍。窗外桥下流水淙淙,逐渐冲走我心中的烦恼。巴发河水养育了壮族人民的好儿子、农民的好领袖、党的好干部韦拔群,我要向他学习。

1990年7月,我毕业回乡,被分配到偏僻的山旮旯教书。父亲笑了。我圆了父亲的梦想。

我一直惦记着金水桥书店。1993年7月,我改行从政。之后,我多次出差巴马,总会去书店转转。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巴马实施城区大改造大升级,金水桥书店搬到别处,那一带矗立起一座座楼房……高楼、绿树、流水、花带、护栏等交相辉映。巴马变成一座现代、文明、富裕、和谐的城市。

我心目中的巴马小城,脱胎换骨,跃升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

潺潺金水,滋润一方百姓。巴马人长寿名不虚传,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32个,百岁寿星比例位居世界五大寿乡之首。多年来,世界各地游客与日俱增,在巴马小城或居住养生,或旅游观光,或短留疗养……巴马小城文化旅游业、养生旅游业蓬勃发展。

我衷心祝愿,巴马金水载舟,宝水流香,“长寿养生”旅游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巴马的明天越来越美!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