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品牌”持续闪耀

评析】

20210526期来自:安徽科技报

在2021中国品牌日活动中,东风汽车、光明食品、小红书等新老品牌汇聚一堂,“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型、嫦娥五号着陆器、“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等“国家名片”纷纷亮相。数据显示,近十年“国潮”相关搜索热度上涨528%。2021年各种品牌市场关注度上,国货是“洋货”的3倍。

从曾经的“低质廉价”到如今的“国潮激荡”,国货记录着历史、见证着时代。国货崛起,既依托中国多年积累的完整产业集群,又恰逢电商和社交媒体的兴起、年轻人跻身主流消费群体。这不是个别产品的偶然爆红,而是众多中国品牌抓住机遇、不断探索的必然结果。支持国货,既是人们的理性选择,亦是爱国情感的真实流露。货真价实、性价比高,符合东方美学、走在时代前沿,“国潮”流行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国货实力的日渐认可,也展现了中国经济实力提升带动的文化自信。

国货崛起,“国潮”正当时。但“国潮”能否经久不衰,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品牌能否良性发展。毋庸讳言,中国品牌自立自强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有的品牌做工粗糙、制作简陋、缺乏设计创意,只在包装上主打国风元素;有的产品山寨抄袭、过度营销,与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相去甚远;有的老字号惨淡经营或持续亏损,创新之路步履维艰;有的行业距离高质量发展要求差距明显,在“走出去”过程中遭遇困境。倘若只把国货当噱头、拿传统文化做幌子,只堆砌元素符号、不深耕核心价值,无论什么潮流都难以持续。国货崛起中,只有处理好“形”与“神”“新”与“旧”“守”与“变”的关系,才能让“中国品牌”持续闪耀。

融合“形”与“神”。国货崛起是对时代发展的正向投射,更对中国品牌提出更高要求。与过去相比,“新国货”既在品质和工艺上满足了消费者需求,撕掉了低端、廉价的标签,也逐渐从关注质量到重视体验、从追求功能到追求品质。这要求品牌商既要在外形设计上下功夫,又要在营销策划上动脑筋;既要快人一步研发,又要拓展宣传渠道;既要深入挖掘品牌故事,又要着力提升文化内涵。“国潮”背后,是制造端、供给端、消费端完美匹配的结果,离不开中国品牌整体结构的更新与支撑。“形神兼备”,让情怀落地、创意变现,才能让国货的成色更足、影响力更大。

平衡“新”与“旧”。在国货崛起中,新兴品牌的发展固然瞩目,传统品牌的蝶变也让人惊喜。李宁从运

动服装转型为时尚潮牌,大白兔奶

糖跨界做起了香水、沐浴露,一些

老面孔焕发新活力,在年轻人中“圈粉”无数。“国潮”消费里凝结了

浓浓的怀旧情结,延续着对传统国货品牌的信赖。“老字号”常诞生于旧日的“新风潮”,“新品牌”或能成为未来的“老字号”,消费者并非喜新厌旧,而是期待新与旧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创新是中国品牌的闪亮标签,不是简单换个马甲、披个外衣就是创新,主动出击、勇于变革,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对产品和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才能应对挑战、抢抓机遇、走出新路。

把握“守”与“变”。无论“国潮”多么汹涌澎湃,为其托底的始终是“好产品”。贩卖情怀、跟风模仿,不仅辜负历史文化馈赠,也浪费中国制造能力。砸钱拼营销、网红聚人气,或能昙花一现,却难以经久不衰。事实证明,品质是品牌“长青”的关键。谋新求变,不可一味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切忌脱离文化根基;转型发展,勿忘品质立身之本。“国潮”必须依附优质国货,通过持续不断输出品质过硬、与时俱进的产品,才能生生不息。追求匠心更要精益求精,坚持品质为本、创新为核,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消费需求变化,国货才能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中国品牌的气场,就是中国经济的底气。如今,国货正追着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向着世界一流品牌前进。无论受众群体、市场需求、流行趋势如何变化,都要坚守品质、传承文化、创新发展,让国货持续闪耀、“国潮”更加澎湃,以品牌强国为经济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韩小乔)

热点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