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

为什么鱼身上有黏液

20210521期来自:安徽科技报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编辑:刘小婷 美编:凡星

鱼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我们平时见到的鱼,体表大多包裹着坚硬的鳞片。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鳞片便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鱼鳞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也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由钙质组成,覆盖在鱼类体表全身或一定部位,能保护鱼体免受机械损伤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故有“外骨骼”之称。鱼类的表皮很薄,由数层上皮细胞和生发层组成,表皮中富含单细胞的黏液腺,能不断分泌黏滑的液体,使体表形成黏液层,润滑和保护鱼体,如减少皮肤与水的摩擦阻力,提高运动能力,清除附着在体表的细菌和污物,使体表滑溜易逃脱敌害等。所以,表皮对鱼类的生活及生存都有着重要意义。

而像鳝鱼、鲇鱼等没有鳞片的鱼类,体表分泌的黏液显得格外重要。这些鱼类身上的鳞片已经退化,为了保护直接暴露在外的皮肤,只能靠这些黏液。除了上述的作用外,有了黏液的存在,鱼的皮肤就可以不透水,这对维持鱼体内渗透压的恒定有好处。尤其是一些江河洄游的鱼类,身上有了黏液就能帮助它们适应水中盐度的变化。

这些黏液虽然不能阻挡硬物的撞击,但可以防止病菌的侵袭,阻挡水中有害物质从皮肤进入体内。同时还可以减少水的摩擦力,帮助鱼游得更快更省力。 (刘风)

科普

窗】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