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调查·

引金融活水,添“三农”活力

20210607期来自: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何珂

5月25日,全省首个“乡村振兴支行”在小岗村成立。

“传统农村银行网点主要设在城镇,小岗乡村振兴支行则深入乡村,服务小岗村附近村民和企业。”滁州银保监分局副局长王宏坤表示,为解决农户贷款难、信用记录不健全等问题,滁州将以小岗乡村振兴支行为创新基地,探索乡村振兴系列信贷产品,试点扩大抵押品范围。比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银行+园区+合作社”“银行+合作社+农户”等新型信贷模式;试点设计“两权”作为合格担保品的标准化流程,鼓励银行机构向“大包干”带头人及小岗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两权”抵押贷款,盘活小岗村资源、资金和资产。

据了解,一季度末,滁州银行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447.83亿元,较年初增长16.6%,余额位居全省第三。同时,滁州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城市,为推动这项改革深入实施,滁州银保监分局推动天长市财政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完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机制。目前,建设银行滁州市分行已受理26个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为抵押的农户贷款申请,共发放11笔、126万元贷款。

为助力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省不断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我们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分支机构乡村振兴相关指标的绩效考核权重,给予普惠型涉农贷款内部转移定价(FTP)优惠,其中政策性银行、大中型商业银行不低于75BP(基点),推动落实‘三农’金融尽职免责制度,将涉农信贷不良容忍度政策嵌入内部考核评价体系。”安徽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处长杨峻松表示,同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其中,农业银行在省市县三级专设乡村振兴金融部,建设银行在省级设立乡村振兴办公室,邮储银行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 “三农”金融事业部体制,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徽商银行等依托普惠金融事业部体制,构建“三农”金融服务供给机制。

存款难、取款难、缴费难……这是长期困扰农村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农民往往因为取一次钱、缴一次费要跑数十里路。而如今,我省1200多个乡镇1.5万个行政村,提前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达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的目标。截至2020年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61万亿元,5年间翻了一番;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3183.78亿元,同比增长16.2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支持县域发展,针对资金适配性较差的薄弱县区,实行名单制管理,制定存贷比提升计划,稳步提高县域信贷资金适配性,全省县域存贷比72.34%,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城乡均衡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弱项,聚焦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不断加大‘三农’金融资源投入,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效,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建设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阶段幸福新农村作出更大贡献。”杨峻松说。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