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脱口秀:“冒犯”之后有反思

20210528期来自:安徽日报

刘振

流量至上、“小鲜肉”当道、水军肆意妄为等现象是“文化核废料”。这些“冒犯”的话语未必全然准确,但透着真诚与勇气,说者直抒胸意,听者痛快淋漓。

这正是“文学脱口秀”令人深思之处。它借助脱口秀的“冒犯”特质,以亦庄亦谐的方式讲出了一些真话,填补了过去文艺评论的某些不到之处,也抛开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圈子潜规则。不客气地说,长久以来,文艺评论好话太多、真话太少,赞美太多、批评太少,有些评论家拘囿在圈子里自说自话、互相吹捧,结果不但剜不了 “烂苹果”,自己也成了腐烂的一部分。“文学脱口秀”则以新生的力量打破了所谓的情面与规则,以更具批判性的立场直面文学影视界的痼疾,成功“破圈”也就不难理解。

当然,不能指望“文学脱口秀”承担文艺评论的功能,因为任何传播形式都有其优势与不足,脱口秀是一种追求短时快感的节目形态,不可能真正兼具文艺评论的深度与广度。但批评界应从“文学脱口秀”的火爆中有所反思,如何以真知灼见为文艺评论带来清新之风,如何汲取流行文化元素,增强文艺批评语言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如何锻炼培育一支紧跟时代发展、年轻有活力的文学评论队伍。倘能达到如此效果,则“文学脱口秀”的“破圈”一是破了固有的圈子,形成新的圈子;二是破了圈子里的痼疾,形成新的风气,功莫大焉!

脱口秀作为新兴的喜剧形式,这两年极为火爆,明星、运动员、知识分子纷纷登上脱口秀舞台。当然,脱口秀舞台不限于几档成熟的网络综艺,文化融合理念下,专属于“文化人”的脱口秀粉墨登场,“笑果”不凡且引人思考。

前不久,上海作家书店策划一场“文学脱口秀”大赛,作家、评论家、编辑齐上阵,取材于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经典梗”让观众会心一笑。随后,一众影视编剧、影评人、演员齐聚北京鼓楼西剧场,就“喜剧的忧伤”各抒己见,其中影评人毛尖的犀利吐槽在朋友圈刷屏。相比从前一些文艺活动之正襟危坐、庄重严肃,形式活泼、幽默诙谐的“文学脱口秀”令人耳目一新。

有人说,“文学脱口秀”是跨界融合的“新物种”,以前谁能想到“高冷”的文学会以如此新潮的形式“破圈”?但转念一想,文学是一切艺术形式的基础,它不仅是诗歌、小说,也可以是剧本、歌词、文案,所谓“文学式微”指的是影像时代传统阅读的衰落,但实际上文学的基础性作用和“文学性”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变,只是与时俱进,载体更加丰富。“文学脱口秀”恰恰适应了当前表达趣味化、传播影像化的文化消费需求,以形式的创新拓宽了文学的表达路径。

跨界融合、形式创新固然令人可喜,但如果“文学脱口秀”只是形式的创新,或仅仅追求短暂的“笑果”,恐怕难以起到刷屏效果。实际上,两场脱口秀之所以广为传播,关键在于它以“冒犯”话语戳中了当前文艺创作中的一些痛点,以戏谑口吻表达出以往文艺评论难以表达的内容。影评人毛尖犀利拆穿国产影视剧中的烂俗桥段,青年评论家李壮“斗胆”吐槽余华新作《文城》,编剧汪海林讽刺当下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