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从“红岩戏”开始,重温红色经典

20210528期来自:安徽日报

出版于1961年的长篇革命历史小说《红岩》是当代文学史上发行量最大的小说,0年前,川剧率先将这部作品搬上了戏剧舞台,它的成功也影响了其他剧种的改编,一系列改编创作的作品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反响,被称为“红岩戏”。

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杜建华介绍,川剧创作较早介入红色题材,大概从川陕苏区时期就有相关题材川剧演出,1933年以后,演出增加,川陕苏区当时有两个演出团,专门负责创作演出红色题材戏剧作品。中央苏区时期的戏剧运动更是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戏剧文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杜建华认为,红色经典一直在传承,比如演绎最多的《红岩》故事,仅在四川舞台上就同时出现了《江姐》《烈火中永生》《信仰》《小萝卜头》等舞台艺术作品。这种情况给我们带来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戏曲新经典、戏曲新传统,对这些新的经典,还应有一个再度提升、推陈出新的要求。

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文艺工作,形成了大量记录历史伟业、展现奋斗历程的优秀文艺作品,其中有些作品经久不衰、成为经典。中宣部今年组织国内相关演出单位复排了一批经典作品,比如京剧《红灯记》、歌剧《白毛女》、豫剧《朝阳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剧目,同时还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组织创作100部不同门类、不同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这里面既有革命历史题材的,如歌剧《红船》《沂蒙山》,京剧《红军故事》《李大钊》,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也有一些现实题材的,如弘扬脱贫攻坚精神的民族歌剧 《扶贫路上》,反映乡村火热生活的彩调剧《新刘三姐》,歌颂伟大抗疫精神的话剧《人民至上》等。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刘明厚介绍,2019以来,他观摩了很多新近创作的优秀红色戏剧演出,比如山东歌舞团的民族歌剧《沂蒙山》、西安话剧院的《柳青》、中国话剧院的《谷文昌》、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干子碑》、河南豫剧院的《重度沟》、湖北省花鼓戏剧团的《河西村的故事》等,这些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激发斗志、振奋精神。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