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绿意浓

20210528期来自: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武长鹏本报通讯员 蒋庆章

5月23日,在涡阳县石弓镇山后村一口水塘旁,过路群众告诉记者,昔日的垃圾坑不见了,水塘四周私种的菜地也没了,现在是水清岸绿,处处是浓浓的绿意。

“这口水塘多年来被附近村民占用,能种菜的种菜,不能种的倒垃圾。去年被清理出来后,成为村集体资产,足足有4.5亩。”石弓镇人大副主席张爱民介绍,经过治理,水塘发包给村民养鱼,收入归村集体所有,岸上栽植了1000多棵红枫、白蜡等苗木,林下种植了中药材,搞起了特色种植。

去年以来,石弓镇在明确土地权属的前提下,把“三荒”(山坡荒地、荒滩河滩、荒地)“四边”(河沟边、地边、塘边、路边)以及占用集体空间的土地、房屋和公共设施作为重点清理对象,创建美丽乡村的绿色空间。

“原来这块地有3个小菜园、5个旱厕,多年来一直被个别村民占用。去年,村里将这里改建成文化广场。”山后村村民李锦锋告诉记者。

以空间清理为抓手,山后村的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民办事的劲头十足,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该村现已清理180多亩土地,道路由窄变宽,沟河水系畅通。”村干部李太平说。

在石弓镇,包河穿镇而过。在该镇西关社区,包河形成一个大水湾,河湾旁居民较多,生活污水曾直接排放入河,破坏了水质。该镇对包河及沿岸进行空间清理和环境整治,累计投入100多万元,调集各类机械对河道进行清淤,对河道空间乱占乱建的100多处违法建设全部拆除,拆除残留网箱36处、旱厕32处;打捞清理河面垃圾、漂浮物100余吨;对沿河养殖场实施停产整治。

石弓镇进一步完善河道沿岸绿化、休闲设施等配套工程。全镇通过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空间治理水平和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如今,包河岸边建起文化广场。当地还挖掘整理仙人巷、万宝泉、蓝桥会、陈抟卧迹等人文历史资源,带动了本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有水、有鱼、有花、有果,人流不断,真是人见人爱的‘宝地’。”居民曹守良说。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