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激活“第一动力”

20210526期来自:安徽日报

创新平台体系“立柱架梁”

域创新发展格局。

本报记者 汪永安

高速运转中的芜湖港。

位于蚌埠的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自动化背光模组生产线上一片繁忙。

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跃升,科技创新的力量功不可没。

为加快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国区域创新协调发展,2013年科技部在全国启动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当年11月,安徽省获批成为全国第二个开展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的省份。经过7年多的努力,安徽创新型省份建设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2020年,我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818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4件,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8位,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2014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和“1+6”配套政策,全面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作。7年来,全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化建设取得显著进步,实现了从“夯基垒台”向“立柱架梁”的转变。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国家实验室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正式开通试运行,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稳步推进。大科学装置形成了“3+4+4”建设格局,即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3个装置,正在推进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4个装置,谋划建设合肥先进光源等4个装置。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类国家级研发平台210家,“一室一中心”28家,省重点实验室17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4家,院士工作站62家。安徽,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省份。

随着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省以创新型省份为引领,以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创新型乡镇为支撑,皖江、皖北、皖南、大别山区竞相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圈五区”各具特色的区

4月25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多光子纠缠研究室,科研人员对量子计算原型机 “九章”进行调试升级实验。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