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乐观坚毅的蒙洼人

20210526期来自:安徽日报

新中国成立以来,16次开闸、16次蓄洪,多少次的举家搬迁,多少次良田被淹,多少次置身 “孤岛”,多少次灾后重建……水来人撤,水退人回,几代蒙洼人都在和“水”斗争,写在他们脸上的,是乐观与坚毅。

又是一年初夏。在静谧的王家坝,从庄台到新安置小区,居民依旧安居乐业。与当地人交谈,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他们乐观的心态、爽朗的笑声、风趣的言谈和对未来的向往,时常会感染别人,给人一种北方汉子式的踏实感,一种面对困难毫不退缩、乐观向上的强大力量。

他们会把那棵象征着庄台穷苦生活的“拐弯树”保留下来,在墙上风趣地写下 “一棵树的故事”给外地人看;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蓄洪时,他们会平静地说,咱就是住在蓄洪区,守在千里淮河第一闸这样的位置,这就是咱的责任;他们也会告诉人们,蓄洪期间住在 “孤岛”上即使出行不方便,但环境比前些年好多了,还有政府送蔬菜;他们还会乐呵呵地说着他们 “今年挣更多钱”“盖个大房子”的远景目标……当地基层干部都感慨:“在俺们心里,咱这的老百姓是最好最实诚的百姓!”

“全部家当随时打着包,洪水一来就走,反正咱走也走不远,水退了还回来!”当地人的性格,是几代人在顺应自然、与灾害斗争中形成的:热情、爱“抱团”,替别人着想,应对逆境,笑对生活——这些人格特质,深深地刻在蒙洼人的骨子里。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