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图像《西行漫画》

20210602期来自:天津日报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称红军长征是“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和奇迹,不但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也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被称为《西行漫记》。反映长征的另一部作品,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部美术作品、图像文献,也被称为《西行漫画》(后更名为《长征画集》)。《西行漫画》是由长征亲历者“现场”记录而成。限于当时艰苦的条件,长征有关的图像资料十分稀少,因此《西行漫画》更显珍贵。

《西行漫画》的作者黄镇(1909—1989),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大学。后来倾心共产主义,参加了宁都起义,并随即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历任中央军委直属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和民运部部长。他亲身经历整个长征过程,在途中创作了这些漫画。新中国成立后,黄镇曾任第六任文化部长。

《西行漫画》共有24幅作品,画集首次出版时为了呼应《西行漫记》而起名叫《西行漫画》。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重新印制时,认为“长征画集”更能体现出作品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所以将《西行漫画》更名为《长征画集》。

《西行漫画》记录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长征中的关键性战役和长征艰苦的日常生活。作品《夜行军中的老英雄》描绘了“红军三老”之一的林伯渠。林伯渠以50岁的高龄参加了万里长征,是不折不扣的老红军、老英雄。画面中的林伯渠在黑夜中一手拄棍,一手提灯,昂首阔步前行。他所代表的坚定的革命信仰,就像他手中的明灯一样,鼓舞了长征中的很多年轻人一往无前。棍子在长征中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作品《董振堂同志》中的董振堂同样拄着棍,但与传递坚定信仰的《夜行军中的老英雄》不同,这幅作品整体洋溢着一种乐观精神,董振堂同志微微仰头目视前方,嘴角的笑意给人以胜利的希望。画面下方写道:“董振堂同志,他平时一只手喜欢叉腰,一根短棍子是离不了,一只手枪是一刻钟都不会离身的,他非常和气!”手枪不离身说明主人处境的危险,身轻体健哪还需要棍子的辅助呢?可作者却不说危险,不谈艰苦,平和的言语只为勾勒人物形象,透露着红军的乐观态度。

长征的胜利是信念的坚持。当海上的小船被汹涌的波涛打翻,信念是希望的灯塔,当安静的夜空被炮弹划破,信念是反击的长枪。信念所在,平凡的生命就会点缀成烂漫的山花。《西行漫画》也将这些艰险的时刻留存为一幕幕的图像。《翻夹金山

CANGYOU第75期

航鹰刘悦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63年4月25日,河南省委组织部通知开封地委,省委批准焦裕禄任兰考县委第二书记。开封地委组织部将省委组织部的这一通知转发给兰考县委,已经是这一年的5月6日了。

第一书记阙如,主政兰考五个月的焦裕禄,继续主持县委工作。

从代理县委第二书记,到担任县委第二书记,焦裕禄创造了兰考县委领导班子历任领导中从未有过的任职记录。他却坦然视之。共产党人的职务,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责任和担承。没有第一书记之名,却负第一书记之责,这不是组织上一种更大的信任吗?

焦裕禄边调研边提振干部思想,力推他主政兰考且求变心切的地委领导却有些沉不住气。1966年2月13日,地委副书记卢嵩在会上说:“1963年麦收前,兰考工作是没有什么起色的,很乱,人口外流等。当时他(指焦裕禄)对情况吃得不透,地委对焦的汇报中插话,批评得很严肃,焦压力很大,对他有很大促进。那一次焦下了决心,深入了解情况,采取积极措施。”

1963年6月21日至22日,开封地委领导集体召集兰考县委领导,听取焦裕禄汇报,然后作了四点指示:一、当前工作以生产救灾为中心,保人、保畜、保生产,树立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决心。二、从长远讲抓好五项工作:除涝,立即调查作出规划,今冬明春解决涝灾;治沙,保好现有林,采种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