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贤之首闵子骞

20210527期来自:天津日报

张映勤

宿州,这座地处安徽东北部的地级市,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历史悠久,景观荟萃,而且名人辈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揭竿造反,率众起兵于宿州西南的大泽乡;“霸王别姬”中的美人虞姬,自刎于宿州灵璧的垓下,这里至今有她的墓地和文化园;嵇康、刘伶、李白、韩愈、钟馗、白居易、苏轼、刘墉等,或生于宿州或留寓此地。宿州古迹繁多,文化积淀厚重,到处都有人文的历史遗存和故事传说。

在宿州这些名人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春秋时代的一位历史人物——先贤大孝闵子骞。他的名字,年轻人知道的不多。很多年了,我们传统文化中有关孝道的宣传似乎受到了压制、局限。历史上的闵子骞,除了有“鞭打芦花”在戏曲舞台上偶能见到,几乎很难再找到其他踪迹。即使是戏曲,年轻人的兴趣也不大,在人们的视野中,闵子骞的形象基本上是模糊的。

听说宿州是闵子骞故里,我的精神为之一振,决定要到市郊的闵祠村拜谒。闵子骞在我心里装了几十年,从小我就听过“鞭打芦花”的故事。那时与大舅前后楼住着,他是铁杆戏迷,最大爱好就是听京剧。大舅孝敬姥姥,善待弟弟妹妹,受到全家老少的尊重。后来我才知道,他和母亲是同父异母。

母亲告诉我,大舅最爱听的唱段就是“鞭打芦花”。这故事现在京剧舞台上不知还有没有,我听到的是北京琴书,关学曾老爷子的名段,这段书声情并茂,优美动听,让人沉浸其中,痴迷忘返。我听过多少遍实在说不清了,用百听不厌来形容也不为过。我手机里至今还存有琴书唱段,有“鞭打芦花”,也有“杨八姐游春”,唱词早已耳熟能详。

通过关老的琴书,闵子骞在我的心中深深扎下根。琴书开篇第一句便是:“在列国有位大孝,名叫闵子骞。他本是圣人的门徒,一位大贤。”接下来便详细叙述了“鞭打芦花”的故事:闵子骞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虐待前儿闵子骞,一样的孩子,两样吃来两样穿。子骞并没有告诉父亲,避免影响

父母间的关系。冬天,继母用丝棉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衣,而给他的棉衣里絮的却是不挡寒的芦花团。腊月寒冬这一天,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天寒地冻冷饿交加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沟内。父亲以为他偷懒耍滑,一边责骂,一边用鞭子抽打,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父亲顿时醒悟,恼羞成怒,立即返回家中呵斥妻子要把她休掉。受尽屈辱的闵子骞却以德报怨,长跪在父亲面前,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力劝父亲收回成命。父亲闻言打消了休妻之念,继母也受到感化,决心痛改前非,一家人从此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提倡以孝治天下。封建时代,受到社会极度推崇的所谓“八德”——孝悌忠义礼义廉耻,孝为首位。“百善孝为先”,和谐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科举之前,朝廷取士采用荐举制,德行高低是衡量人才的首要条件,汉朝的举孝廉即是典型的例子。动物尚有羊羔跪母、鸦之反哺,何况人乎?中华文明,说到底是道德文明,何谓道德?就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伦理底线,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为人之道最起码的品质。

闵子骞的事迹在《论语》《史记》《闵子单衣记》《二十四孝图》中都有记载。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对父母恪尽孝道,对兄弟竭尽友爱,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终至成为历朝历代屡加褒奖追封的孝贤典范。闵子骞以“德行”见长,以孝名传世。他与颜回并列为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首,后被列为孔子最优秀的学生“十哲”之一,成为历代大力宣传的至孝人物,并被戏曲广泛传唱,影响世代,深入人心。

闵子骞对父亲尽孝,对弟弟们情重,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而对继母很可能是出于宽恕隐忍。除了芦花絮衣之事的败露,继母平时对子骞也是百般刁难,虐待有加,当着丈夫的面是一套,背地里是另一套。心如蛇蝎又工于心计的毒妇,岂能被子骞三言两语的好话所打动?他与继母没有血缘关系,但两人却有着难以化解的利益矛盾。闵子骞虽然幼年失恃,但作为嫡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春秋时代,宗法观念十分浓重,他享有家庭财产的优先继承权,继母的两个儿子再优秀也只能屈居其后,这是继母嫉恨他的根本原因。“鞭打芦花”毕竟是后人加工创作的艺术作品,追求一个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继母歹毒、阴险,闵子骞平时早有领教,为继母求情,委屈自己,代弟留母,不过是为父亲、为弟弟和家庭考虑的权宜之计,他的宽恕仁厚之心,不可能彻底改变继母的本性。

闵子骞祠坐落在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离我住宿的市区大概40公里左右。车到曹村镇,路边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墙,上书“闵子骞故里闵祠村”,中间是一个黑底白字大大的孝字。来到闵子祠,祠堂占地不大,正面三间、院落三进,共有大小房屋14间,虽略显简朴粗陋,却与他的身世经历相吻合。正堂室内上悬“德行之科”匾额,下面是闵子骞的彩色塑像,手持笏板,头戴九串珠冠玉旒,表情严肃,端坐椅上。显然,这是后人的附会想象之作。闵子骞以孝行名闻天下,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成为表率,他生前不慕名利,弃绝官场,千年以后才由唐宋朝廷追加公侯之封号。生活中真实的闵子骞以布衣身份,长期执教,不应该是这种官员打扮。两千五百年前的历史人物流传至今,重在精神品格,内在修养,至于形象、装束大可不必较真。闵子祠有一些诗文碑刻,以颂扬其美德操守,名人祠堂里总少不了这些内容,我匆匆看过,了无印象。院内植有古柏一株,取名“闵柏”,一旁的标牌记载这是闵子亲手种植的古松,枝如擎伞,身生苔绿。说是闵子种植柏树以砥砺自己的品行情操。树是否为当年古树,不得而知,反正年头不短了,姑且信之。出闵祠,路北就是闵子墓,相传闵子骞与其两个弟弟闵革、闵蒙都葬在这里,墓地自然质朴无修饰,与其他地方坟墓的形制大同小异,树丛中如茵绿草覆盖着馒头状的坟头,一块石碑告诉人们这里安葬的就是

先贤闵子骞。

在闵子祠,我了解到更多有关他的事迹。除了戏曲舞台上流传的“鞭打芦花”“单衣顺母”等故事,他洁身自好,德行高尚,孝悌之外,闵子骞其实还有诸多让人赞佩的闪光点。他师从孔子,勤勉向学,谨言慎行,行为方正,高标处世,低调做人,严格践行着老师提倡的仁德理想,其学问、人品、道德等方面都很优秀。当年,鲁国执掌政权的季氏听说孔门弟子的仁义贤德,托人邀请闵子骞去管理费城政务。闵子骞初时也想为国家做事,服务百姓,勉强答应下来,后来听说费邑只是季氏家族的私人领地,并不属于国家,而季氏不仁不义,目无国君,于是他决意辞去费宰职务。季氏派人再三游说,闵子骞执意不肯,并对来人说:“请你好好地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来找我的话,那我一定会逃出鲁国到汶水之北。”季氏只好作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写到闵子骞,孔子说他“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不做权贵大夫的私人家臣,不食昏君恶人的俸禄,闵子骞气节之高直,令后辈汗颜!面对闵子骞,有多少人没有尊严地苟活于世?

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孟尝君,久闻闵子骞大名,打算拜他为师,派人迎请闵子骞到家中施教。闵子骞婉言谢绝,对来人说:“按照礼节,学生应该找老师学习,而不是老师到学生那授教。把老师找去,学生不可能学习好,到学生那,老师也教不好。”孟尝君闻言,明白其中的道理,第二天穿着学生的服装亲自登门求教。闵子骞这种知礼守礼、自尊自重,这种不畏权贵、按规行事的做法,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做到?

当年鲁国大司空孟僖子的儿子孟敬叔与闵子骞同为孔子的学生,孟敬叔深为这位同学的为人操守所折服,打算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送给他华贵漂亮的车子以备求婚之用。闵子骞不为所动,谢绝道:“你们家是贵族,我是贫寒子弟,谢谢你的美意,我们不能成婚。”这种安贫乐道,视荣华富贵如粪土,不攀附、不迎合的品德实为难得。

闵子骞绝对是宿州一块响当当的文化名片,他身上有许多优秀品质需要进一步挖掘、进一步弘扬。在社会道德文明有待提高的今天,倡导闵子骞为代表的孝贤文化尤为重要和迫切。国内其他地方也打出闵子骞故里的招牌,名人效应普遍得到重视,这对传承中国孝文化无疑是有益的。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生平行踪很难考证。于我来说,到宿州,找到闵子骞故里,拜谒闵子祠、闵子墓,就是了却了心中夙愿。岁月静好,时光如水,耳熟能详的“鞭打芦花”,终于在宿州找到了源头。一代大贤闵子骞,其至孝高德在这块土地上为后人竖起了精神丰碑,其文化价值和示范作用将得到发扬。有文化的宿州,有历史的宿州,因为闵子骞,更加让人难忘。

本版题图 张宇尘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