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

培养应用型人才 建设高水平大学

20210609期来自:中国教育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协同育人实起来

在2021年初山东省教育部门公布的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名单中,潍坊学院赫然在列。近年来,潍坊学院紧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上走出一条新路。

学校注重凝练应用特色,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分制改革,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构建实施“行业+企业+专业”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链式”培养。以学校现有的优势特色专业为依托,引进国外具有比较优势的应用型课程、师资、教材等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本科层次合作办学。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打造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目前,学校已与潍柴动力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等地方行业龙头企业签约,共建集产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学科建设、专业互融于一体的潍坊学院潍柴产业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

突出产业和应用导向让专业定位新起来

学校坚持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强化应用、突出实践,构建具有区位优势、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突出产业导向和应用导向,围绕地方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升级改造传统专业,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重点建设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现代农业、制造业以及生物工程、海洋化工、机电工程、特殊教育类等专业群,推进专业集群发展,实现与地方经济特别是战略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学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建设群7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学校围绕山东省八大发展战略和潍坊市“十强产业”发展需求,探索跨学科交叉融合、支撑同一产业链的若干关联专业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建设20个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20个校企合作办学应用型本科专业。实施专业预警和退出制度,做好省预警专业及专业的“减、停、并、转”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

让课程品质优起来

学校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更新课程建设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的课程评价,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应用型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应用型本科课程。学校深入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以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为导向,积极对接行业职业标准,将关键能力、关键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重塑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提高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应用性。

以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学校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中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学科专业与行业对接的课程及编写教材。同步推进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建设,建立基本覆盖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学校目前有2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14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2门课程荣获省级“金课”称号。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让教师业务强起来

学校紧扣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需求,着力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把培训主体落实到教师自身,通过创新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等方式,利用“优师课堂”、教学论坛、教学智慧月等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种类型教学教研以及比赛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坚持科研促教学,引导教师开展应用型教学方法研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积极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聘请产业管理人员、行业专家和企业技能大师为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专题讲座、实习(实验、实训)指导、学科竞赛等任务。推进分层分类教师学习实践,遴选中青年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服务部门挂职锻炼,联合开展业务咨询和服务,撰写校本教材以及重要课题攻关,强化一线业务能力。建立教师联系企业制度,支持教师下企业、访问企业专家、挂职锻炼,教师在企业一线可了解行业的前沿需求,同时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