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

20200512期来自:新疆日报

“风暴眼”中的护士

□新华社记者

在抗击疫情中,她们是“风暴眼”中的战士;在产房,她们是“世上第一个拥抱你的人”;在重症病房,她们抢救患者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有人说,在口罩和防护服后面,我看不见你的样子,但我知道你是谁;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天使就在身边……

“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们通过采访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护士,感受天使的温情和大爱。

我自豪我来自“金银潭”

如果说武汉是报告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中心,那么金银潭医院就是“风暴眼”。

21岁的梁顺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科室中年龄最小的护士。从2019年12月29日开始,他在ICU病房坚守抗疫。

那天,梁顺值中班,金银潭医院接收了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以前从来没有一次性来过这么多患者,要求我们做好三级防护,肯定不是一般的患者,我心里其实特别害怕。”

从那天开始,梁顺就没闲下来过,每天都超负荷工作。最初是一组3人照顾12名患者,人手严重不足,工作强度大,最长的班得上足8小时。防护服穿脱不便,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病人,一旦进病房就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还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等事。

“只有闲下来的时候才会去想‘怕不怕’,进到病房以后只想怎么把事情做好,怎么把患者照顾好,忙碌起来就不会害怕了。”

驰援武汉

见证患者康复就好像看着武汉复苏

陈志昊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名“90后”助产士,也是产房区护士长。她随中山一院援鄂医疗总队130多人紧急奔赴武汉。在武汉协和西院六楼东病区隔离病房担任护理组长,护理危重症患者,一干就是60天。

“2月6日晚收到通知,2月7日中午紧急出发,我只来得及在7日上午培训和领物的短短间隙里给家人打了十分钟的电话,告知他们,我即将奔赴武汉,我经过专业培训,一定会做好防护,也请他们在家中听从国家号召,不出门、不聚集,保重自己。”

“第46天时,母亲写了一封信给在抗疫一线的我,告诉我‘静待花开’,叮嘱我为了剩下的五千名患者再努力一把、再坚持一段时日,为自己无悔的青春再添一笔色彩。”她说。

在这两个月里,她是护士,也是患者的朋友。她说:

“2号病房的李叔叔,60个日夜里,从危重症、重症到轻症再到出院,看着李叔叔康复,就好像看着这座城市也健康了起来。”

“在武汉,我看到生命的脆弱,也见证生命的顽强。”她说。

助产士

这世上第一个拥抱你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将2020年定为“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在新冠疫情肆虐初期,为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医院一些科室暂停开放或采取预约制,而产科是不能停的。助产士肩负生命之托,在疫情中,以过硬技术帮助产妇渡过分娩难关。

在四川都江堰市医疗中心病房里,杨秋一边给新手妈妈示范,一边耐心指导,不一会儿,臂弯里的小宝贝就在母亲温暖的怀里睡着了。

对“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杨秋来说,“白衣天使妈妈”的身份让她引以为豪。

这份初心,从24年前第一次穿上护士服的那一刻萌生,也在汶川特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锤炼后更加坚定。在这场地震中,她痛失自己年仅6岁的女儿。

曾获得“南丁格尔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护士”……诸多荣誉加身,杨秋对自己却更加严格,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不断进修学习,还在医院开设了助产士门诊,帮助准妈妈们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火线”入党

迎难而上挥洒青春力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的“90后”护士张佳男,是该院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最忙的一天,他们6小时内收治了24名患者。

张佳男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字句:在武汉的每一天都是感动的,感动来自我的患者。做CT,排队的患者指了指我的姓名卡说:“谢谢你们来了,武汉感谢你们”;发药时一位年轻的患者对我说:“姑娘你又上班啦?”我问:“您怎么知道是我?”她说:“虽然没见过你的样子,但听声音我就知道是你。”

2月25日,张佳男等四名援鄂医疗队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在“火线”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从此我感到人生的追求更加明确——就是要奉献,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她说。

在北医三院三批共137人的援鄂队伍中,“90后”的比例超过一半。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收到回信后,张佳男和队员们都很激动。“我觉得‘90后’真的已经长大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挺身而出,担当重任。”

有一种爱情

叫“与子同袍,并肩战斗”

在战“疫”第一线,还有一种爱情,叫“与子同袍,并肩战斗”。

王旭涛,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男护士、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肖雪梅,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抽调到抗疫一线支援感染科的护士。

两个“90后”,一对情侣,因为使命,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成都,“并肩”战斗在抗疫一线。

1月26日,肖雪梅接到医院通知,她被抽调支援感染科。

2月2日凌晨1点左右,刚睡下不久的王旭涛接到紧急通知:上午从医院出发,驰援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你一定要给我平安回来!”这是临行前,肖雪梅对王旭涛唯一的要求。

两个人分别在一线奋斗着,只是每天照例在微信里重复那一句“戴好口罩,规范操作,保护好自己”。一句简单的嘱咐背后,是两个人的心心相印,也是作为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所在。

“我们都是护士,互相理解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王旭涛说。(记者:肖思思、董小红、廖君、侯文坤、林苗苗、魏梦佳)(据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