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30日被称为“国际不打小孩日”,也叫“拒绝体罚日”“无巴掌日”。发起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什么?体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不 被 打 骂 的 孩 子 更 聪 明

20210430期来自:科普时报

□ 李峥嵘

学有道

用心理学提高学习力

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大脑研究告诉我们,体罚是无效甚至有害的。研究发现,逆反心强的孩子或者具有攻击性的孩子的前额叶,要么发育不完全,要么发育得比其他的孩子缓慢,这就意味着当孩子调皮捣蛋或者乱发脾气的时候,其实是在发出一个信号:我需要帮助!这样的孩子需要的不是一顿打骂,而是需要得到大人的明确指导,告诉他怎么经过持续的锻炼,才能够掌握自我控制能力。而大人的喊叫和打骂只会加剧孩子的自我管理障碍。

“国际不打小孩日”是1998年由一个反体罚组织发起的活动,目前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及民间组织参与。有人开玩笑说:“今天是不打小孩日,难道今天不打,明天就可以打吗?”当然不是。这个日子的设立是为了提高人们反体罚的意识,改变体罚的习惯。正如“国际不打小孩日”的口号:“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成年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视觉中国供图

既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冷静下来,也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冷静下来,只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让孩子“老实”。

如何才能做到非暴力的教育?第一,成年人要有自觉意识,保持情绪稳定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要给孩子做出榜样,遇到挫败的时候,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找出不同办法来解决问题。第二,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要学习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接受孩子的特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学习理性的教养方式。

唯一有效能让孩子听话的教育方式是同理心。今天已经不可能打服孩子,不可能靠暴力来强迫孩子听话,只能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动人。成年人要表现出同理心,要跟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如果一个成年人表现出令孩子信服的专业能力,人格稳定,能够理解孩子安慰孩子,孩子反而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并且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当然,人毕竟不是机器,难免会有情绪波动的时候,偶尔的情绪失控或者表达不满都是正常的现象,并不会带给孩子持久的伤害。只有长时间的高压和持续的辱骂、责打,才会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即使过去我们有做的不恰当的地方,只要我们现在愿意改进,依然可以塑造更好的未来

体罚给孩子大脑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者被虐待都会影响大脑的发育,例如有一项针对罗马尼亚孤儿院的孩子的大脑研究,孤儿虽然有吃有喝没有冻着饿着,但是缺少足够的成人的照顾,没有办法和照顾的人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孤儿们在成长中承受了长时间的慢性压力,导致他们的前额叶皮层和新皮层都出现异常,而这部分是负责理性行为的。被情感忽视的孤儿长大之后更容易冲动,而且注意力和智力都有所欠缺。在被虐待的情况下,大脑同样出现异常的反应,面对压力的时候,自我恢复能力要比情感安全型的人弱。受过严重体罚的孩子长大之后更有攻击性,以及具有虐待他人的倾向。另外一项研究发现,大人朝孩子大声辱骂跟打孩子的后果一样糟糕,被大声斥责辱骂的孩子,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的倾向。

—就从今天不打骂孩子开始吧。(作者系教育硕士、金牌阅读推广人)

为什么说不应该打小孩?首先这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正在讨论中的家庭教育法草案也将“禁止一切形式的体罚”列入其中。教育行为合法,是良好教育的基本要求。

其次,打小孩对教育孩子并没有益处。在全世界的世界范围里,很长时间是信奉棍棒教育的。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小时候上的是贵族寄宿学校,校长和老师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就是打屁股,而且是往死里打。他长大之后就在童话故事里把坏校长、坏老师都写成巫婆。中国同样是信奉“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很多作家包括鲁迅先生都写过被戒尺支配的恐惧。但是,今天的教育学心理学研究已经发现持续的体罚,会带给孩子永久的心理伤害,尤其是带给大脑不可逆转的伤害。

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被忽视或

打骂只会加剧孩子的自我管理障碍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