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是 所 有 微 生 物 都 致 病

20210430期来自:科普时报

□ 宋 刚

例如幽门螺杆菌,就是杆状和螺旋形兼备。

微生物四海为家

一提到细菌,人们都唯恐避之不及。其实,它只是微生物家族中的一员。微生物大家族兄弟姐妹众多,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真菌、病毒等。

人类很讨厌微生物,时时刻刻想摆脱它。这不,医院的化验单就是微生物的“通缉令”,各种微生物的大名都赫然上榜,后面还跟着专门“捉拿”它们的“捕头”

感染最常见的“罪魁祸首”。男性的包皮很容易藏污纳垢,人乳头瘤病毒就藏在包皮垢中,严重时会引起细胞癌变。人类的手上有很多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非常厉害。所以,人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为的是尽量摆脱微生物的骚扰。

其实,大多数微生物并不致病。甚至有些地方微生物是万万缺席不得的。在这些地方,它们被尊称为“益生菌”。例如在肠道,有些细菌是可以促进肠道健康的正常菌群。如果正常菌群被药物误伤,就会造成“菌群失调”,患者反而要补充益生菌了。

所以,微生物也有存在的价值,一味地灭菌、消毒,不仅难以实现,而且过犹不及。对炭疽杆菌、霍乱弧菌、新型冠状病毒等,下发A级“通缉令”;针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小心避开为好;对于正常菌群,更要细心呵护,千万不要伤及无辜。

(作者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微生物大小差别较大 图片由作者提供

微生物四海为家,到处都有微生物的存在:

土壤中有破伤风杆菌、炭疽芽孢杆菌,他们生命力极其顽强,可以不吃不喝潜伏数年;霍乱弧菌则喜欢在水中游弋;清澈无比的海洋中其实存在着大量病毒。微生物很少单独在空气中游走,因为洁净的空气不利于它们的传播。但若是有人打个喷嚏,它们倒是容易随着呼吸道飞沫“腾云驾雾”“周游列国”。动植物体内更是微生物惬意的居所。

其实人体本身就是充满各种微生物的“航空母舰”:从人类口腔到肛门长达数米的消化道,自婴儿出生之后几小时即被细菌大军占据,细菌会与人类共存终生。呼吸道的起始部,例如鼻子,就是一个细菌超级大本营,呼吸道也并非无菌环境。皮肤的表面更满是细菌、放线菌、真菌等。“脚气”属于真菌感染,不过,不要以为健康的脚就没有真菌。“脚气”得与不得,真菌都在脚上,只是没犯病而已。只有身体的内部器官,例如肾、肝、睾丸等,才是真正的无菌之地。

自身完成繁衍大业

微生物分为原核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真核微生物(真菌、藻类、原生动物)、非细胞类微生物(病毒和亚病毒)三大类。微生物命名以“菌”“体”等字眼为主,但病毒则游离于生物体和非生物体之间。它结构简单,内部含有脱氧核糖核酸(DNA)链或核糖核酸(RNA)链,外披一件蛋白质外壳,必须得依附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大多数病毒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没有严格意义的性别。早年革兰(Gram)医生为了辨认方便,发明了一种药水,将细菌扔到其中,蓝色或者紫色的称为革兰阳性菌,粉色的称为革兰阴性菌。所以,细菌被人为分成了“阴阳”两类。其实,细菌等微生物繁殖后代根本不需要相亲、找异性对象,自身就能够完成家族繁衍大业。

论身高,真菌最高,细菌第二,衣原体、支原体第三,病毒则是奇矮无比。如果将病毒和人类肉眼可见的尘埃颗粒比较,病毒相当于篮球大小,尘埃颗粒就如一座数百米高的摩天大楼。不过别小看病毒,很多病毒都没有特效药物能对付。

微生物的体形胖瘦千差万别:瘦高的,是“杆菌”;圆滚的,是“球菌”;两个球连在一起的,称为“双球菌”;还有逗号形状的,比如霍乱弧菌;有的还会呈现螺旋形,

微生物分“好坏”

人们不喜欢微生物,因为微生物会导致疾病。例如,50%的女性一辈子至少会患一次泌尿系统感染,大肠埃希菌就是泌尿系统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