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树 阴 浓 夏 日 长

20210430期来自:科普时报

发,另外,还要注意预防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

对于上班族而言,外出旅游归来,要做好精神、作息和饮食等调整,消除出游带来的各种不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投入新的工作。

(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 梁永刚

二十四节气在时令的旷野上一路飞奔,一晃就迈进了“绿树阴浓夏日长”的立夏时节。5月5日,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历书》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春日的繁盛花事匆匆谢幕,夏天的俊朗身影款款而来,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所描述的那样“转眼之间,春日阑珊,风的气味变了,夜幕的色调变了,声音也开始带有异样的韵味,于是递变为初夏时节。”

“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立夏意味着炎炎夏日的开始,大好的明媚春光过去了,人们难免心生惜春伤春之情,与春天依依惜别,便成为古代文人立夏诗词的一个主题。刘禹锡的《初夏曲》一诗是写初夏惜春的佳作:“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巢禽命子戏,园果坠枝斜。寂寞孤飞蝶,窥丛觅晚花。”春天的繁花已谢,花朵变成果实坠于枝头,有几只蝴蝶还在花丛中流连,似在寻觅春天,殊不知已是夏天的开始。宋代诗人项安世在《立夏日南风大作》一诗中,通过对立夏场景的描述,表达了送别春天的离愁别绪:“满城杨柳绿依依,背着春风自在飞。却是杨花有才思,一时收拾伴春归。”唐代诗人韦应物在五律诗《立夏日

忆京师诸弟》也写出了惜春伤春的情绪:“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荫,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我国古代把立夏分为三候,《逸周书·时讯解》中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说的是立夏节气中首先听到的是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关于孟夏之初的这一物候景象,唐代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中也有所提及:“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初夏时节,天气渐热,小生灵们开始忙碌起来,蛙声阵阵,蜻蜓翩跹,一派喧闹景象。陆游在《立夏》一诗中将初夏时节“新燕忙筑巢,蜜蜂忙采蜜”的声色动景跃然纸上:“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集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荫初密,帘拢署尚微。日料汤沐罢,熟练试单衣。”陆游还有一首《幽居初夏》,寥寥数句勾勒出了鹭飞蛙鸣的生动画面:“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荫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词中也弥漫着声声蛙鸣:“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夏果收清脆,金丸落,惊飞鸟。浓霭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杨万里的《小池》一诗,通过蜻蜓这一意象,描写了初夏时节池塘的美丽风光:“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吴潜在《踏莎行》一词中写到了初夏时节黄鹂的鸣叫声:“红药将残,绿荷初展。森森竹里闲庭院。一炉香烬一瓯茶,隔墙听得黄鹂啭。陌上春归,水边人远。尽将前事思量遍。流光冉冉为谁忙,小桥伫立斜阳晚。”。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村居即事》一诗中,以白描手法写出了初夏时节布谷声声的景象:“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立夏时节,正值“樱桃压枝、青梅尚小”,红熟的樱桃不仅色泽鲜艳、香甜美味,还因其玲珑剔透的外形而备受人们喜爱。宋代词人蒋捷在《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谓是千古佳句。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一诗中也写到了梅子:“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欧阳修用《渔家傲》专门写过十二首咏每个月风物的词,描写的农历四月别具一格,对樱桃和青梅的描写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四月园林春去后。深深密幄阴初茂。折得花枝犹在手。香满袖。叶间梅子青如豆。风雨时时添气候。成行新笋霜筠厚。题就送春诗几首。聊对酒。樱桃色照银盘溜。”历代文人写樱桃的佳句有很多,譬如韦庄的“西园夜雨红樱熟”、苏东坡的“樱桃烂熟滴阶红”,意境都很唯美。

初夏大地,草木葱茏,清丽明媚,此时虽然春花凋落,却也有不少花儿赶在浅夏绽放,譬如迎夏之花蔷薇。杨万里在《初夏》一诗中写出了蔷薇正盛的美景:“麦黄秧碧百家衣,已热犹寒四月时。雨后觅春无一寸,蔷薇花发酽胭脂。”唐代诗人高骈的《山亭夏日》,可谓是写蔷薇的经典之作:“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尤其是“满架蔷薇一院香”,为初夏风光增添了鲜艳色彩,充满了醉人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作者供职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