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科学考察“东方之旅”九十周年(下)

20210430期来自:科普时报

□ 文/图 金 雷

团队中担负专职画家的雅科夫列夫,创作出许多人物及风景画,传神地表达了旅行的所见所闻,出版了“东方之旅”日记。

1931年4月4日从地中海东岸的贝鲁特出发,一路东行,穿越喜马拉雅山,于1932年的2月12日最终抵达太平洋西岸的北京,“东方之旅”车队跋涉12000公里,这次远征的使命不仅仅是驾驶履带车前往北京,更重要的是其他几个方面的科学研究目标,涉及地理、考古、人类学、历史学、生物学、民族风俗等学科的研究考察,以及艺术、电影、短波无线电应用等新兴科技。

彩色照片是1869年由法国科学家迪克奥隆首先提出,1904年法国鲁米埃尔兄弟发明出真正彩色底片,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实际应用。“东方之旅”活动中就用上了彩色底片,那些照片上的风景气势恢宏,照片上的人物形象生动,色彩丰富,使得人们得以了解90年前的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东方之旅”团队用当时最先进的摄影机记录下探险历程,拍摄了许多宝贵的影视资料。当时在旅途中,每到扎营的时刻,营地总会迎来许多好奇的人群,观看这不同寻常的“拉画”的机器。当时这些影片的播放也引起西方巨大的轰动,也保存了“丝绸之路”走廊正在消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为后人的研究留下珍贵的资料。

俄罗斯画家雅科夫列夫在团队中担负着专职画家的角色,创作了许多人物及风景画,传神地表达了旅行的所见所闻。他画的巴米扬大佛2004年被塔利班恐怖组织炸毁。俄罗斯在2017和2019年分别出版了雅科夫列夫在雪铁龙“非洲之旅”和“东方之旅”的全部日记。

现在很难估量“东方之旅”为考古界带来的学术价值,以巴黎集美博物馆馆长哈克金亲自领衔的考古小组,一路探查具有丰富文明痕迹的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尤其是佛教盛行的中亚地区,沿着斯坦因,斯文·赫定等人的足迹,让埋在尘土底下的古代文明重见天日。黎巴嫩贝卡谷地北部的巴勒贝克神庙,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最完整的古罗马神殿遗址,始建于公元前两千年的腓尼基时代,崇拜太阳神的迦南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祭祀太阳神“巴勒”的庙宇,称为“巴勒贝克”;公元前333年古罗马人征服了腓尼基人,之后开始在此建立神殿和各种建筑,融合了腓尼基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甚至远比罗马帝国本土的更加辉煌。而在罗马帝国东境

叙利亚的帕尔米拉遗址,当时考古队发现了部分丝绸残片,后经考证分析,它们来自中国,其年代相当中国东汉时期。“东方之旅”的历史贡献,加上其他考古学家的重要发现,揭开了丝绸之路出土纺织品研究之序幕。这些中国古代丝绸实例,生动反映了汉代丝绸之路国际贸易的盛况。

面对如此复杂的长途挑战,探险车辆的设计和研发也是煞费苦心。根据当时的道路条件,半履带车肯定是最合适的选择,沙漠、浅滩、山地,全地形适合,而且平地行进的速度较快。探险车辆的发动机都可以在涉水深度不超过3米时正常行驶,考虑到车队会经常渡河,所以每台车都装备一个帆布包,里面存放着一个橡胶浮袋,充好气可以提供1200磅的浮力,7台车就有7个这样的橡胶浮袋,组合在一起可以浮起一台探险车辆。前面用一只折叠木质小艇就可以牵引,小艇自带舷外推进马达。

长途行走在人迹罕至的地区是非常危险的,需要专业的救护人员随时保证队员的生命安全。拖带彩色照相设备的车辆可以很快被改造成野战医院,随队的医生甚至可以进行手术,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提早一分钟可能就能够保全一条性命。

法国人很讲究生活的艺术,就是在长途的旅行中也不愿意降低饮食的要求,为此,探险队专门配备了一部餐车,模仿铁路的餐车改造而成。车厢内部有一条中央过道,一边是专门设计的煤油炉,一边是备餐台,有序地摆放着切割、压榨、研磨的机器,还有餐盘架、食品容器。折叠的桌子打开可以让队员坐着用餐。准备30-40份餐品是很需要时间的事,所以,一般厨师都是在车队行进的过程中备餐。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