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忆儿时端午节

□刘小兵

20210611期来自:阿克苏日报

小时候,我家住在江南农村,屋后有一排茂密的竹林。端午节前后,正逢初夏的多雨季节,几场密雨过后,毛竹攒着劲往上蹿,原本清瘦枯黄的竹叶,经夏雨的洗濯和滋润,很

快便变得油绿青亮起来。

记忆中,每到端午节前几天,我们一家都会忙碌起来。母亲去街上买来糯米、红豆和大蒜,父亲则忙着去采粽叶。一切准备妥当,母亲便会提着竹盆、背着竹篓,父亲扛着一袋糯米,我们哥仨拿着一大捆粽叶,有

说有笑地往村口的小井走去。

井边,早聚集了同村的男男女女。母亲动作麻利,父亲身手敏捷,加上我们哥仨也还勤快,不一会儿,在我们一家人的努力下,该洗的该净

的都已洗净完毕。

到了家,母亲按一定的比例把糯米和红豆均匀地搅和在一起,倒进一个大盆里,再掺点井水,忙完了这一切,剩下的就是包粽子了。包之前,先要准备三片粽叶,两片重叠,一片要与前两片保持约15度的角度,折叠成一个倒三角的筒状,然后放入糯米和红豆,用筷子插严实,最后用纱绳捆扎好。如此反复,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算做成了。

粽子包完后,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进锅里蒸了。当母亲把一串串粽子放进锅里时,我们哥仨便立刻争着抢着去劈柴烧火。随着火力渐旺,原本硬朗的糯米和红豆便变得温软起来,屋里飘荡起一股酥润的甜香。甜香引来了在堂屋外忙碌的母亲,她放下家什、洗净手,笑盈盈地从屋外走进厨房。每到此时,我们哥仨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母亲,希望母亲能把香甜的糯米第一个放进自己的口中。母亲总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往往先送了我们哥仨尝过,她才会最后一个去试口味。每当看到母亲揭开锅盖,用筷子挑起一团晶亮的糯米、吹吹热气、放到嘴里试过、满意地点了点头时,我们就知道,期待已久的粽子蒸熟了。

一锅散发着浓郁甜香的粽子出锅了,最高兴的莫过于我们这帮孩子,叫着嚷着,跳着乐着,没有一刻停闲。五六个粽子落肚,小腹鼓胀得如小山似的,有小伙伴唤去玩,临出门还不忘顺手带上两个。大人们也高兴,谁家粽子蒸熟了,都会给街坊四邻送上一些,大家相互赠送,品尝着不同的口味,在笑脸相待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岁月悠悠,一晃多年过去,而今,我们一家早已离开乡下,住进了城里。城里的端午节,少了当年父母的操劳,少了孩子们的吵嚷和喧闹,以一种平静祥和的方式,演绎着另一番节日的快乐。可我对当年在乡下过端午的情景依然念念不忘,那一幕幕虽已远去,但留在心中的那份温馨愉悦,却深深地定格在记忆的长河中,让我回味无穷。

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喝雄黄酒……又逢端午,它不仅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民俗节,也是一年一度的粽子盛宴。历代众多文人雅士对粽子都有偏爱,在品粽、赏粽之余,多有吟咏,留下了

许多有关粽子的名词佳句。

西晋周处的《风土记》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盖取阴阳相裹米分散之时像也。”当时粽子有两种:以菰叶(茭白叶)包黍米呈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谐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自沉后,百姓出于对他的崇敬和热爱,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水中祭吊,端午粽便由此而来。于是相沿成俗,一直到今天,发展成为美味的传统节令食品,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端午文化的主线。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从唐朝皇帝李隆基的《端午三殿宴群臣》诗中可知,当时京城长安流行一种名为“九子粽”的美食,即为九个粽子连成一串,采用不同的馅料包制,九种口味用九种不同颜色的丝线捆扎,看起来五彩缤纷,吃起来咸甜软糯口味各异。唐玄宗品尝后,遂赋诗对其大加赞赏。唐朝诗人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欧擎五云浆”,说的也是这种粽子。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是南宋诗人陆游作《乙卯重五诗》中所描述的端午情景。这一天,诗人吃着双角尖尖的粽子,帽子上插着艾叶,然后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祛病平安,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就坐下来高兴地喝起酒来。

北宋欧阳修有一阕词《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词句清逸,意境高雅,把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古人共饮菖蒲酒、沐兰浴的生动场景写得栩栩如生,细细读来美感十足。

“吾爱儋州粽,嫩香椰味浓。东坡传佐料,四海夺峥嵘。”作为美食家的大文豪苏东坡当年谪居海南儋州,不仅亲手创制“东坡粽”,还教当地人用咸蛋黄加猪肉制作粽子,并把虾米、鱿鱼加入豆类包成粽子,经过蒸煮熟透后,以糯而不烂、肥而不腻、肉嫩味香、咸甜适中而著称,令人大快朵颐。东坡先生品尝了以杨梅为馅的粽子,留下了“不独盘中见芦橘,时于粽里得杨梅”的诗句。那时的粽子花色品种不断翻新,既有板栗、红枣、赤豆,也有加入了果品的“蜜饯粽”,不可谓不时尚。

清代诗人林苏门则有《火腿粽》诗云:“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寥寥数语,把火腿粽子的美味写得清香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芋丝韬。炊余胀满峻嶆角,剥出凝成纤细膏。土俗清明供祀暮,诗家端午吊离骚。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营。”清代文学家谢墉的《粽子》诗将人们洗米、裹粽、煮粽、吃粽子的过程描写得惟妙惟肖,不仅让人感受舌尖上的诱惑,更让人享受裹粽的快乐,同时还寄托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厚情怀。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