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鸿:把种植水稻当事业

本报记者张婧通讯员查冬冬

20210602期来自:阿克苏日报

这几天,在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万克苏布拉克村水稻种植户唐鸿的稻田里,耙地机、平地机、插秧机等各种大型农用机械同时运作,一派繁忙的景象。

唐鸿每天一大早就带着几名工人一起在稻田里卷苗、运苗。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忙并快乐着。他说:“我今年65岁,已经种了大半辈子水稻了,这可是我的事业。”

26岁从四川广安来到温宿县,唐鸿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家14亩水稻全靠人力种植的情景,天刚亮就起来插秧,到天黑才回家。唐鸿说:“以前靠人力种植水稻,除了费时费力外,产量也低。”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温宿县的水稻种植模式也发生了改变。由过去依靠人力到现在全部使用机械,劳动力大大解放,水稻产量也有很大提升。

稻田深处,随着插秧机机械手的灵活移动驾驶,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地种入稻田。唐鸿说:“我家的350亩水稻从开始整地到完成插秧,十几天时间就足够了。”

多年种植水稻过程中,唐鸿总结出了经验。他说:“要选定优良品种,把握好育苗时机,水稻地不能经常晒地,插秧一周后就要浇水,到水稻分蘖期后,每10天要放一次水,必须用有机肥,少用尿素,这样才能种出好大米。”

如今,唐鸿成了当地的水稻种植能手,有了可观的收入,生活越来越好,每当村民遇到水稻种植方面的难题都会向他请教。

简单的问题通过电话沟通解决,遇到疑难问题,唐鸿会与村民一起到田里看看,耐心找出解决办法。

品质好了,产量也高了,水稻从原先传统的先产后销模式转型升级为订单销售模式,收入更稳定,村民干劲也更足了。

唐鸿说:“很多村民和我一样,都把种植水稻当成了事业,相信他们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