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向那片胡杨林

□窦明媛

20210521期来自:阿克苏日报

还记得我第一次从沙雅县城去塔里木乡时,路真远,好像怎么走也走不到终点一样。胡杨树也是灰蒙蒙的没有生机,没有树叶,不会随风飞舞。因为它遒劲的枝条全都被寒冬冻住了,僵硬了,沉睡了过去。

路上白杨树很多,它们没有了树叶,却好像还活着一样。笔直发白的树干整齐林立在道路两边,看着美观也愉悦,仿佛行走在童话世界的绘本里一样。忍不住想起朴树的《白桦林》: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一整个冬天,我走过几次也没有见到雪和鸽子,可是那没有墓碑纪念的爱情和生命,好像早已与挺拔的白杨融为一体,无人知它们的过往,也没人在意它们的将来。它们静静地立在那里,看着人来车往,多么倔强,多么坚强。

相比这一片那一簇的胡杨,车速太快了,它们太黯淡了,我实在无法产生更多的遐想,也不想停下车来探究。我要目不转睛地应付着各种弧度的转弯,迎面飞驰着开来一辆车时,我更是紧张得嗓子眼都要发干了。

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当然是为了保护胡杨,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带着紧张和茫然,塔里木乡在我的印象里更加遥远、更加荒凉了,使我不禁也更加体谅在这里工作的丈夫。

在路边搭车的人我倒也遇见过几个,只停车拉过一对母子。那是我从塔里木乡返回县城上班的清晨,才九点多,小孩子冻得缩成一团,妈妈舒展着胳膊不停地向前面的车招手示意。前车就像树叶一样随风疾驰而去,我停在他们跟前。我的车后再没有一辆车,我若不停下,他们不知还要等多久。孩子太小了,还不会说普通话,妈妈更是一句也听不懂。我给同事打电话求助,在斯拉木的帮助下,问清楚了他们去哪里,庆幸和我一条道,不然卡着时间上班的我可能真会因此迟到了。

很多时候我都是晚上赶去塔里木乡,因为一下班天就是黑的,只想快点到达,喝口热水,吃口热饭。我开着车走呀走呀,转过一个大弯后,老远就看到下一个路段上发光的锥桶。绕过去还得走呀走。

我从冬天的黑蒙蒙跑到春天的灰蒙蒙,突然就立夏了,天也变得亮堂堂。

田地里,人们忙碌不已,机械化种植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悦耳极了。胡杨树抽出了绿芽,接着是郁郁葱葱的绿,一整棵树、一整片胡杨林都是绿的。复活,好像只是一夜之间,又好像,是厚积薄发的大半生。

现在,我喜欢边走边看胡杨,慢一点也没关系,毕竟,天黑得晚,亮得早,只要有光,什么都不用怕。来往的车,他们也会看着我、避着我,因为,我们都是这胡杨林中的一分子,天然有序,各自生长。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