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党说句心里话

20210517期来自:阿克苏日报

【记者手记】

春夏之交,阳光洒满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托合提·沙依木的红色收藏室。

老兵托合提·沙依木身穿绿色军装,胸前挂着三级解放奖章,带着参观团走出收藏室,来到院中白杨树下。树旁,常年放置着一圈矮木凳,周围的泥土地已被踩硬。

托合提·沙依木向参观团敬了个军礼后坐下,大家立即围坐一圈。他先举起自己眼中的“镇馆之宝”,那是一张30多年前毛主席和库尔班·吐鲁木亲切握手的照片。

“我的父母和库尔班同龄,他们都是受到旧社会压迫的老贫农,中国共产党来了,大家的幸福新生活也来了。”托合提·沙依木说,父母和很多老一辈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北京见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库尔班做了大家都没做成的事情,带去了大家的心声。

放下照片,托合提·沙依木又举起一个相框,装裱着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后人的回信复印件,他一边背诵着信件内容,一边给大家传看。

“瞧瞧,无论在哪个年代,国家领导人都关心着我们。”托合提·沙依木说到激动处,声音微微颤抖。

类似这样的收藏品,在托合提·沙依木的收藏室中有2万余件,全套《毛泽东选集》、五角星奖章、长征系列画册、纺纱机、雕像、党报……自1980年,托合提·沙依木入党的第二个年头开始,他就醉心红色收藏,并探究收藏品背后的党史故事。

多年来,走遍周边村庄、旧货市场,托合提·沙依木在红色收藏上花费超过18万元,只要是红色藏品,他都买来收藏。

“托合提,你买这些旧东西,还不如多买几个羊腿给老婆孩子吃呢!”“托合提,拿这些钱买点种子,你早发家了”……类似这样的打趣,托合提·沙依木听过百遍不止,却初心不改。

“我想买一只口琴,缠了爸爸半年才答应,可是去买的路上,他拿这笔钱去买了老油灯,爸爸对红色收藏很痴迷。”托合提·沙依木的儿子库尔班·托合提说。

托起造型不一的老油灯,托合提·沙依木感慨地说:“20世纪80年代,古勒阿瓦提乡各族群众都用线捻的老油灯,只能照亮巴掌大的地方,灯光黑暗,还冒着烟,我母亲就是坐在这样的灯下织布、做衣服,最后熬坏了眼睛。”

1976年,古勒阿瓦提乡古勒艾日克村、买里艾日克村的80户人家夜间只有2小时光明,2011年年底全乡基本通电,现如今孙辈们按下开关,立刻满屋明亮。

“老物件是家乡发展的见证,告诉大家以前的日子苦,如今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要懂得感恩啊!”托合提·沙依木这样说自己坚持红色收藏的初心。

曾经,战友垫几张杨树叶围着他坐下听故事,农民躺在杨树下催他讲故事,学生娃睁大眼睛追问故事细节。收藏品逐年增多,托合提·沙依木的党史故事也越来越丰富。

“1939年8月,共产党人在天山南北发起抗日募捐,全疆各族群众联合捐款,购买10架战斗机,命名为‘新疆号’。在抗日战争中,咱们新疆各族群众尽心尽力。”托合提·沙依木说。

“林基路刚到库车,就遇到洪水淹死了人,他和大家一起修大坝,打夯、背石头、栽木桩,满身都是土,谁也认不出他是县长,不信你们来看照片,找出哪个是这位烈士?”托合提·沙依木说。

32年间,参军、担任乡里通讯员、在中学做后勤员、退休,托合提·沙依木身份四次转变,收藏室随之4次搬迁,在党和政府扶持下,从1989年家中最初10平方米的小屋扩展为400平方米的大展馆。

从周围乡镇到阿克苏市,再到10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从个人到三五成群,再到大团队;从党员干部、农民,到学生、商人,许多人来到收藏馆,听完故事,又带上家人、团队再来。

近3年来,红色收藏馆平均每天要迎来3拨客人。“只要有人来参观,托合提全程陪着,早饭能捱到晚上吃,一讲起来就很开心。”古勒阿瓦提乡党委委员马依热·吐尔逊说。

经年累月3万余次宣讲,托合提·沙依木的妻子耳濡目染,从一开始不理解,到如今每日打扫卫生都是从收藏室开始。

源既深,流自远。在托合提·沙依木“有声”带动下,目前古勒阿瓦提乡党员人数达774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群众有2521名,占全乡总人口的15.7%,该乡是温宿县基层群众入党积极性最高的乡镇。

谈及未来打算,托合提·沙依木摸着胸前的党徽坚定地说:“党徽一直戴在我胸前,一辈子要为讲好党史做点事。”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