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飞翔不再孤独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湖南鸟类图鉴》编辑手记

20210611期来自:湖南日报

李建华

湖南

有所得

心闪耀

湘版好书

—湖南省全民阅读活动办公室主办

欧阳建文

冯峰

雷锋精神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方法

李剑志是我社的老作者了,从2005年出版《洞庭百鸟图》到2011年出版《洞庭湖鸟类图谱》,再到2018年出版《湖南鸟类图鉴》(《湖南鸟类图鉴》日前获颁“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殊荣);从《洞庭百鸟图》记录的100种鸟类,到《洞庭湖鸟类图谱》的296种,再到《湖南鸟类图鉴》的446种,记录的不仅仅是神态各异的鸟类照片,也记录着这位洞庭湖养育出的普通汉子,用自己的行动,写就的一首如歌如画的守护史诗。

李剑志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他的本职工作,拍鸟只能在寒暑假或者节假日,但这是他的爱好,他乐此不疲。

我常想,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一个能实现梦想的人是更幸福的。李老师就是属于更幸福的那种人。我还想,一个人能把本职工作做好,已经是很成功了,但若能同时把自己爱好的事情做得有声有色,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人。李老师在我的眼中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有一次,李老师跟我谈起他的经历,他说他这一辈子原本是一个养猪的人。我很好奇地问:“为什么?”李老师说,当初他顶替父亲到教育战线工作时还只是个高中毕业生,县教育局为了照顾老教师,一次性接收了50多个教师子女顶替到工作岗位,后来只有几个人留下来从事教学工作,其余的全部去养猪或做厨工了,他就是留下来的几个人之一。由于李老师聪颖、好学、刻苦,不仅自学完成了大学自考课程,还获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和“益阳市模范教师”称号。

李老师生在洞庭湖,长在洞庭湖,对洞庭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钟爱。他说,在洞庭湖里,荡一叶小舟,听着风刮起芦苇“唰唰”的响声,看着芦苇随风摇曳,望着天空自由飞翔的鸟儿,聆听鸟儿愉快的欢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二十年来,每年寒暑假李老师都在野外拍鸟,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夏天头顶烈日,冬天脚踩冰凌。装上干粮,挎壶茶水,穿好防水服,在湖里一蹲就是一天。有时幸运,一天能遇到一只鸟儿,拍到好几张照片;有时天气不好,鸟儿不出来,就什么都拍不到。

2004年正月初六,为了拍摄天鹅、小白额雁等珍禽,李老师顶着寒风,独自骑摩托车行数十公里,来到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最南端。白天他躲在洲滩上守候大雁游近,晚上则借住在别人的鸭棚里。鸭棚四面漏风,只有一张简陋的床、一床并不保暖的薄棉被,李老师被冻得全身冰冷、四肢麻木。为了拍到成群大雁在水中嬉戏的镜头,他独自一人驾船来到湖心,守候了整整6个小时,全然不顾手脚僵硬、鼻涕直流,最终如愿以偿。

2010年7月的一天,李老师租了一条船到南洞庭湖拍鸟,下午返回时,天边乌云滚滚,狂风大作,因在湖中心无法靠岸躲雨,他与船主只能顶风开船,幸亏艄公经验丰富,在湖中同暴风雨搏斗了近两个小时才幸运地靠了岸,差一点葬身洞庭湖。

李老师说,观鸟、拍鸟不仅要有毅力,还得讲究方法。首先,架设相机的地方得隐蔽,离鸟儿经常出没的点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其次,看准了一只鸟,镜头就要死死地盯着它,直到它摆出最美的姿态,按下快门。“鸟儿吃食物的场景很多时候都是转瞬即逝的,比如我拍黄腹山雀吃青虫的照片时,本来我在拍另一只鸟,发现黄腹山雀突然从草丛飞到树枝上,我赶紧连拍了三张,然后它就飞走了。”那是一只嘴里叼着一条约5厘米长青虫的黄腹山雀,正在享受“大餐”的它被李剑志的镜头“捕获”。“我当时高兴坏了,一方面是觉得这么小的一只鸟能叼那么大的虫子,另一方面又感慨自然法则的神奇。”

为了拍鸟,二十多年来,李老师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钱。儿女上学需要花钱,妻子没有正式工作,家庭的经济来源就靠他那点微薄的工资,但他购置的摄影器材却是最先进、最高级的,总共花了20多万元,这些钱大部分是他节省出来的或者是妻子做小生意挣来的。为了支持他拍鸟,妻子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教育孩子的任务,不但没有半句怨言,还想方设法帮助他、扶持他。我说“李老师,您的梦想能够实现,也有您妻子的一份功劳。”李老师深情地说:“是啊,我的这些书能够顺利出版,除了要感谢那些长期以来支持我、帮助我、鼓励我的领导、专家、老师和朋友外,我更应该感谢的是我的夫人。”

“鸟是人类的朋友,拍鸟是为了护鸟,护鸟最重要的途径是宣传。”李老师说,拍了那么多鸟类,如今最想做的是用镜头唤醒人们关爱鸟类、保护生态的意识。

(《湖南鸟类图鉴》李剑志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我老家在长沙望城,是雷锋家乡人。我家的对面,有一尊“雷锋笑了”的巨幅雕塑,每天都可以看到,经常会由“相”而“思”。加之,自己的专业又是伦理学,关注雷锋精神研究,也是自然。

坦率而言,关于雷锋精神的研究成果真的不少,但真正有学理深度的却凤毛麟角。其原因,除了我们习惯于对这种精神那种精神进行描述而唯独没有精神哲学的提升之外,也缺少对某种精神产生的社会性背景与机理的个性化分析,感觉高大上,实际学不来。近日读得湖南工商大学邓建伟博士的《雷锋精神生成机制的社会学研究》(以下简称《机制》),有耳目一新之感。

雷锋精神无疑是中国精神族谱中的华丽篇章,也是中国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指引人们精神生活的巨大力量。过去,我们更多关注雷锋精神是什么和雷锋精神是否过时的问题,而很少去思考雷锋精神何以产生、雷锋事迹何以能成为时代精神的一部分。

其实,任何一种精神的产生,既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也与个人成长的个性化因素相关,前者决定了这种精神的普适性,后者决定了这种精神的独特性,而这种普适性与独特性都只有深深扎根于社会土壤之中,才能实现完美结合。换而言之,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出现某种精神,既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既是可以普遍仿效的,也是不可单个复制的。这就是精神社会学的视角,以区别于精神哲学,因为“时代的”毕竟不同于“社会的”,后者较之于前者,要具体生动得多。《机制》就是选择精神社会学的这一新视角,而精神社会学更注重的是精神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雷锋精神的产生固然有雷锋的个性因素,但无不是他所成长、生活、工作环境的产物。《机制》没有去描述雷锋所处时代的宏大背景,而是以雷锋的出生地——望城作为起点,从地方文化的浸染开始。望城是希望之城,民风开放,地方文化发达,号称陶艺之乡、戏曲之乡、剪纸之乡、诗联之乡、书画之乡。望城人心灵朴实,勤奋手巧。正是这样一种文化氛围,型构了望城人民的角色与关系模式,也是了解与理解望城人的“入口”。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雷锋为什么能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为什么乐于成为“钉子”。

又如,一个人成为什么,肯定与他从事的职业有关,或者说,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基本上就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人生。雷锋所处的时代是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分层并不复杂,主要是农民、工人、干部三种身份,而工人与农民被视为社会“最可靠的人”,雷锋一生除了当兵,就是干的工人、农民的活。

雷锋最能感动我们的就是他的“螺丝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图名利、服从祖国需要、即便没有“润滑油”也要不停运转直到牺牲自我也无怨无悔的精神。这种钉子精神不可能产生于“官家”“富二代”之中,只能是“底边文化”浸润的产物。所以,雷锋不同于王继光、邱少云,更不是陈景润,每一个英雄模范的精神都是个性化的,也正是这种个性化决定了可供学习模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机制》一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对雷锋成长的背景进行微观分析,通过访谈法和精神分析法,还原雷锋的本来面目,彰显雷锋精神的个性特征,把雷锋从圣坛上请回常人世界,让雷锋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比性,让雷锋有可复制性。雷锋确实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像许多青少年一样,有文学梦、爱美、渴望爱,希望拥有快乐的生活,正是这种平凡和质朴造就了他真实可靠的人生,也正是这种真实可靠,造就了雷锋精神的特质。他不像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里产生的英雄,而是具有普遍的可模仿性和复制性,人人可以学,人人可以做,并且很容易做到。做平凡人和做平常事是雷锋精神得以延续甚至被世界所认同的根本原因。

《机制》通过社会学研究方法,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雷锋精神产生的生动图景,并给我们如何学雷锋提出了深刻启示。这种启示就是告诉我们:雷锋精神就是凡人精神,就是百姓精神,就是大众精神,这就是雷锋精神的生命力所在。

(作者为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教授。《雷锋精神生成机制的社会学研究》邓建伟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当诗歌越来越成为消费时代里人们精神可以随意丢失的“记忆”,它的基本使命是否还是为了探究心灵、解释存在?至少,在我的内心,是一直对诗歌心存这样的梦

想的。

在近期阅读了株洲诗人晓虹(水柔)的新著《身体里的河流》以后,我更加相信,一个强调写作的存在性和精神寄托的诗人,无论当下的生活或世界是如何迷离,她的创作仍然犹如心灵里一种隐秘的念想,一种了解自身存在境遇的一条细小的管道,在书写中为我们坚持不懈地贡献着一种对

现实“观照”的精神担当。

晓虹的作品与她的为人一样,蕙质、清澈、透明。她不是一个利益写作主义者,她的诗歌可以照见她的内心世界。诚如她在《身体里的河流》里这样说:如同河流对我的供养/我也要将骨子里的血液/良善 传承下去/即使有一天/生命停止了运动/身体里的河流/依然会焕发出 无限光芒。透过她“骨子里的血液”,你看到的是我们不可放弃的“良善”。这种良善,如同一抹精神之

光,贯穿着岁月的河流、生命的河流。

晓虹的诗歌可以随时拿起来读,也可以随时放下。我坚持认为:这样的诗歌必须是带有情境的。在《江南雨》中她说:“在你之前/早有人粉墨登场/我却只入了你的戏/你绿绿的爱/秉持着江南所有的特性/含蓄温润 清新/恰如其分地/拿捏着分寸……”《江南雨》应该是诗人晓虹众多诗作中比较圆润、轻巧、成熟的一首作品,在她潺潺的诗意中,虽然有过“粉墨登场”的濡染,却不着一“雨”,尽显江南“雨”之妙意。她以平实、淡定的诗心,传递给读者的是没有华丽的辞藻或迷途般的结构,并通过一种朴素的话语来印鉴着美的诗学和思想。

我对晓虹诗歌的整体印象是:她一直强调写作的存在性和精神寄托。记得几年前她创作的一首《每一块石头都是守护神》及其它此类的一些作品,当时我即被诗中非同寻常的诗的语象、意境和丰富的感性元素所吸引。我把她的这些作品归类为“精神原乡”,她的文字让我感到了一种充满质感的文字的存在力量。在《每一块石头都是守护神》中,晓虹一直把守着原生态的某种精神爱恋:“我想知道 这些石头里/是不是住着神灵/是不是藏着闪电和日月星辰。”有读者评价她的诗歌作品说:“现代诗空泛的太多,晓虹的文字例外,就像她的名字,于直白间透着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

在多年的创作情绪当中,晓虹与诗之间一直保持有某种暗合,这种暗合在于,她与诗或者在与诗发生的某种相关联的事物内,她是充满先知先觉的慧根的。她匍匐于诗的每一根血管,去探听生命与诗的本我。在这种大地纵横中,有一种本源的伊始便是“母亲的河流”。我以为,对于写诗而言,每一个人都需要找到“生命之源”,这是诗歌创造需要寻找的轴心点。

晓虹每一首诗歌结构并不复杂,但是,作者皆能以无限开阖跳跃的思维、灵动的语言,将众多自然界、生命中常见的物象串缀在一起,看似是杂乱的毫无关联的拼凑,实则是由浅入深地导出了一个脉络清晰的生命至爱的图景。“此时 她在悄悄比较着/一根发丝/和一根睫毛的味道 /而它们正相拥着/在她的花瓣上/跳着华尔兹”(《四叶草的消息》),作者以童话般的语言,曼妙无比的诗歌意象,佐以女性细腻而柔和的笔调,歌颂爱情的美好。一种浪漫情怀和深沉感喟在脑海中弥漫隐现,时时可以触动我们俗世的心灵。

诗人晓虹善于在平凡而平静的时间背后思考生活,她在大量的写生活、写自然、写心语,在短小的诗歌篇幅中,其洗练的语言透视出缜密的思想以及圆融的文字机巧,显示出别样的创作生机与精神活力。(《身体里的河流》晓虹著 团结出版社出版)

书人书事

薛原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