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要在荆棘……

20210608期来自:湖南日报

万事开头难,要在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岭开创一番事业,困难可想而知。

选址难、建矿难、生产难、生活难,等等,一座座“难”字大山,沉甸甸压在711矿人身上。

今年87岁的原711矿副矿长梁启昌告诉记者,没有住房,工人伐木为柱,削竹围墙,“里外一抹泥,上面盖杉皮”,盖起一个个简易工棚——“干打垒”住房。

生活上的困难容易克服,身体上的病痛却让人难以忍受。梁启昌介绍,由于山稠林密,很多人水土不服,不少人染上了疟疾和丝虫病,还有人营养不良得了水肿病,最严重的时候,711矿医务室每天有100多人看病。药品匮乏,大家就上山采草药,用土法治病;粮食不足,大家就下河抓鱼捞虾,上山扯笋挖野菜。

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同样不少。711功勋铀矿展厅里展示了不少当年在采矿坑道作业的一线工人的照片。“当时他们的防护装备就是一个口罩、一顶安全帽。”梁启昌心疼地说,因矿井下有温泉,矿壁四周都是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工人都是光着上半身,浇着凉水在井下作业,常年接受高温“烤”验;加上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铀矿开采有其复杂的工程技术,中国人从来没干过,需要“从无到有”一步步摸索和积累。碰到生产难题时,要逐一攻关,不是光有一身干劲就能行得通的。

今年85岁的姚文斌,时任711矿技术员。他回忆,1960年9月,为了解决生产上重大的技术问题,711矿成立技术革新领导小组。第一个技术攻关,就瞄准了一号主井。

当时,一号主井下掘到130米中段时,井筒涌水量达到每小时300立方米,水温达到54摄氏度,再也无法下掘。有专家建议在吊盘上安装卧泵,采取强行排水的措施继续下掘,没有成功。后来技术革新小组组织矿里的几位年轻技术员,一边查资料,一边实地勘察,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取对工作面进行超前预注浆的办法掘进,终于顺利通过富水区,将一号主井掘进到设计位置。

首战告捷,极大地提振了全矿技术攻关的信心。从此,一项项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从技术员手中诞生。

如在采矿方法上,采用水平分层充填法,将原设计中的木垫板改为水泥砂浆垫板,不仅节约大量木材,缩短工序,而且为机械化作业创造了条件。

再如,对回采工艺进行了一系列改进,采用人工矿柱,保证整个矿床回采中的回收率达到95%以上。这项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金奖。

711矿的技术攻关引起了二机部的关注和重视。1961年10月,二机部副部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来到711矿,进行现场检查和技术指导。两位科学家在711矿为全矿技术人员上课,讲授原子能专业知识,让全矿干部职工大受鼓舞。

1960年4月1日,711矿试采出第一批铀矿石。

1960年9月1日,711矿开始试生产。

1963年4月20日,711矿建成我国第一座放射性预选厂。

1963年8月1日,711矿全面投产,标志着矿山采、出、选、供能力全部形成。从此,大量高品位的铀矿石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出,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稳定的原料。更为重要的是,从充填料开采到采选矿工艺、从采掘机械化到表外矿石堆浸、从污水处理到安全防护等方面一整套系统而先进的铀矿开采技术,被中国人掌握。

1964年,采用711矿提供的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98年,711矿建矿40周年,原国家二机部(现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部长刘杰欣然题词:“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2004年,711矿关闭。但它作为新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必将永载史册!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