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间总结”,广……

20210606期来自:湖南日报

“小麦田间总结”,广泛地运用本地区许多生产实例,对比、分析了小麦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式和施肥等问题,内容生动、扎实,同学们印象深刻,教学效果良好。

【注】袁隆平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湖南日记”里时,他是一个“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并重”的农校教师。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重庆)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到湖南省安江农校任教。就在安江农校的稻田里,袁隆平默默进行了关于杂交水稻的试验。1967年,杂交水稻研究小组在安江农校诞生了。

1977年11月2日 星期三 《湖南日报》1版《杂交水稻研究的“攻关尖兵”——记省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成员袁隆平》【日记原文】

我省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是从1964年开始的。现在的省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成员、当时在黔阳农校(注:即安江农校)工作的袁隆平同志,首先发现了雄性不育株,使研究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六月,骄阳似火,也正是水稻扬花时节。为了寻找水稻不育株,袁隆平每天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三时,头顶烈日,脚踏烂泥,拿着放大镜,在茫茫稻海中一丘丘田去观察、寻觅。

【注】该文是袁隆平院士第一次成为“湖南日记”头版头条的报道对象,详细记录了1964年以来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探索。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岛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后被命名为“野败”。1973年10月,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81年6月7日 星期日 《湖南日报》1版《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联合召开大会 给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颁发特等发明奖》【日记原文】

农学家袁隆平代表籼型杂交水稻的全体发明人在授奖大会上表示,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把荣誉当作动力,去攀登新的高峰。

【注】1981年6月6日,国家授予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特等发明奖,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为袁隆平颁奖。

1985年12月8日 星期日 《湖南日报》1版《袁隆平新著〈杂交水稻简明教程〉问世》【日记原文】

我省著名育种学家袁隆平撰写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一书,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出版。

【注】袁隆平著于1985年的《杂交水稻简明教程》,经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后,发行到40多个国家,成为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生产的指导用书。

1987年11月5日 星期四 《湖南日报》1版《“绿色革命”功臣袁隆平在巴黎领奖》【日记原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天下午(注:1987年11月3日)在巴黎总部向中国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颁发了1987年科学奖,以表彰他在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

袁隆平致答辞说,他认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他的科研成果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他表示要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联合国教科文科学奖是世界性的科学大奖,设立于1968年,每两年评选一次。袁隆平是第一个获奖的中国科学工作者。

— —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