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

到2035年,亳州基本实现“新四化”

20210527期来自:亳州晚报

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推进发展

记者用无人机航拍亳州高新区景色,记录下亳州“城长”的瞬间(资料图)张延林 摄

(上接01版)

《纲要》的第二篇到第十四篇,明确了我市未来五年到2035年的发展路径、重大举措和保障措施等。

发挥科技引领作用,高质量推进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积极响应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升级版建设,以实现科技创新“三个翻番”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建设提升创新研发平台方面,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家、省级创新平台3~5家、市级创新平台10家。在招才引智方面,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引进人才16.5万人、总量达60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5万人、急需紧缺人才12万人。

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全方位推进开放发展。抢抓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历史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原城市群、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分工合作,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升中医药服务长三角健康发展能力。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速释放经济发展动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构建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面促进消费投资升级。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需求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施商品消费转型升级行动、数字经济消费培育行动、共享经济壮大行动、夜间经济提升行动、农村消费振兴行动、放心消费创建行动。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实施制造强市、质量强市战略,加快构建“4331”现代产业体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方面,力争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产业总体规模达到2000亿元;白酒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00亿元以上,酿酒总产量20万千升。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亳州样板。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区域协同,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着力构建以市中心城区、三县县城、农村集镇、美丽乡村为主体的总体空间格局,进一步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践行“两山”理念,高水平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治责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布局“三生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新家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标准推进共享发展。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民生工程精准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亳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营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强化规划实施保障,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实现。 (记者 汝平)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