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

20210606期来自:海南特区报

马海德:

此生无憾为中华

据新华社电位于上海市九江路111号的大陆银行旧址,悬挂着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20世纪30年代,这座银行大厦内曾设立一家私人诊所,诊所合伙人之一就是马海德医生。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生于美国,祖籍黎巴嫩。1933年,马海德在欧洲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到上海考察东方热带病。当他踏上中国这片土地时,命运随之改变。

1934年秋,马海德结识了宋庆龄。1936年,马海德从上海出发到西安,最终抵达陕北。在陕北,马海德背着医疗卫生包救死扶伤,还作为保卫中国同盟驻延安的代表,负责向宋庆龄提供当地医疗物资的需求报告,并参与物资接收和分配工作。

1937年,马海德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将自己的名字乔治·海德姆改为中文名“马海德”。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加入中国国籍,1950年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投身于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开拓和建设中。

马海德致力于全国范围内的性病和麻风病防治和研究,将消灭麻风病定为奋斗目标。得知中国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有不少人患有麻风病时,他长途跋涉,到山寨、草原宣传防治知识,经他之手治愈数以万计患者。在普查疾病时,他亲自示范,让身边的医务人员从他的手臂上先抽血,消除群众的疑虑。

在国际交往中,马海德从个人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出发,生动介绍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在《中国建设》杂志英文版上,马海德曾撰写《美国出生,中国成长》《在中国的新生活,重访美国》等文章,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

晚年身患癌症的马海德依然坚持日常坐诊,把服务患者放在第一位。1988年10月,他在北京去世。他曾这样感慨自己的一生:“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做些事。我为中国革命做了一些事,死也无憾了。”

马海德被授予“最美奋斗者”“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等荣誉称号,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近年来,在马海德开启革命生涯的上海,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参观展览等缅怀这名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