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是世界野生棉集合地

20210602期来自:海南日报

保存野生棉43个品种799份材料,成为全国棉花科研人员的研究材料库

如果你走进三亚野生棉圃,一定会被我的“远房亲戚”杨叶肖槿吸引。它可是个大家伙,足足有10多米高。它的边上是我们的“姐妹”——澳洲棉,矮得几乎匍匐在地。不远处,还有一位与我们“肤色”不同的“姐妹”——达尔文氏棉,它的棉絮是棕色的,大家喜欢叫它“彩色棉”。

因为基因上的细微差别,我的野生棉“姐妹”们无论在株高、叶片、株型,还是在棉纤维的长短、果实的大小方面,都各有特点,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这点点差别,正是育种家研究的关键。他们可以从棉属野生种中发掘优良基因,通过杂交等手段,来增强棉属栽培种在抗旱、抗虫等方面的性能,使棉花纤维更长、更强、更细。所以,野生棉可是现代棉花育种的基础,作为野生棉的种质圃和活体库,三亚野生棉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

为什么选择在三亚设置野生棉圃呢?“海南属热带、亚热带气候,是我国最早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棉属植物类型多样,种质资源丰富,而且三亚光温条件好,一些种质资源只有在这里才能开花结果,有助于观察性状和增加种子数量。”“中国彩棉之父”、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品种资源研究室主任杜雄明说。

为了扩充棉圃里的野棉品种,育种家们先后前往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在山沟沟里寻找我的野生“姐妹”。从2011年起,中棉所的专家先后赴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棉花原分布地进行野外考察,并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来收集野棉原始材料,丰富了野生棉圃里的种质资源。

现在,三亚野生棉圃里保存着的野生棉有43个品种、799份资源材料,可以面向全国提供实验材料,成为我国棉花科研人员最便捷的材料库。“棉圃可以直接取枝条叶片、花粉做种间杂交,主要用作无性繁殖、长期保存、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它也向国家作物种质库提交枝条、休眠芽、花粉、种子等材料,供离体保存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

在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间,中国学者发表棉花高质量论文2261篇,居世界第一。“野生棉已成为我国棉花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源的主渠道,促成了31项科技成果,获奖38次。”中棉所生物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袁有禄说。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