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别报道

20210601期来自:海南日报

落实早期安排 争取早期收获

■ 本报记者 梁振君

蹄疾步稳的海南自贸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

“不见面审批”

野、作风、节奏等干事创业不同要素,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共同汇聚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既彰显出省委对所肩负重大使命及海南省情实际的清醒认识,也传递出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定力与决心。

建设自贸港,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一年来,海南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建,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四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扎扎实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奋力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建设自贸港,关键在人。

海南坚持培养引进“双轮驱动”,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所需各类人才,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自法国的游艇业、船舶业人才高德华,2020年9月在三亚获得外国人永久居住身份证,成为当年三亚首位获得该类证件的外籍人才。他兴奋地说:“在三亚拿到永久居住身份证,让我更有归属感!”

越来越多的“前浪”“后浪”来海南自贸港闯荡。人才引进加速度,见证自贸港建设热度。

16.8万余人,同比增长425%!这是《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交出的引进人才成绩单,人才集聚海南的速度不断加快。一年来,我省共认定高层次人才逾1万人,同比增长119.7%,自贸港高端人才集聚效应彰显。

党建强、人才聚、事业兴。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自贸港建设新气象、新活力不断涌现——

洋浦湾畔,巨轮靠泊、岸桥伸缩,工人挥汗如雨装卸货物。2020年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44%,增速在全国百万标箱级以上海港中名列第一。

万泉河边,135种国内未上市的药品、技术和器械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投入使用,3种新药、器械利用乐城临床真实世界数据获批在国内上市。

崖洲湾旁,南山港、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科教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等“一港、三城、一基地”在此集聚。

……

一年来,海南高质量发展步伐越来越坚定,各类市场主体踊跃响应,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日益优化,现代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人民群众获得感稳步增强。

回首这一年,海南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呈现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

自贸港不断涌现新活力、新气象的同时,海南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全力推动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

严控房地产风险,坚决执行房地产限购政策,严厉打击免税套购等违法行为。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期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正加快建设。出台《海南省反走私暂行条例》,建立琼粤桂反走私联防联控机制……

一年来,海南时刻把风险防控抓在手上,坚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既不能松弛懈怠,也不能急于求成,做到既“放得开”也“管得住”。

减免税费超400万元!

享受到真金白银的自贸港政策红利的这家企业是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今年2月起,该公司先后进口了近红外分析仪、卧螺离心机等7批自用生产设备,货值总额1865.41万元,共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合计412.84万元。

“采用国外的设备,最高可以享受10%关税和13%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减免政策。”该公司报关联系人吴有杰说,项目全面建成投产,产品还可以享受洋浦保税港区内加工增值30%免进口关税的政策,大大增强产品竞争力。

海南自贸港的政策力度之大,足见一斑。

《总体方案》发布一年来,海南紧密结合省情实际,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政策落地,促进政策红利逐步释放,让全国人民和全世界投资者共享红利。

政策孕育新优势——

一年来,洋浦新增航运市场主体近百家,新增注册船舶逾100艘,其中29艘为“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

这主要得益于海南自贸港国际运输船舶增值税退税、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和本地生产燃料油等政策落地,保税航油销售价格为国内最低。目前,以“中国洋浦港”为船籍港登记注册的29艘国际船舶中,有8艘为新建国际船舶,已有5艘船舶完成退税,退税金额逾2亿元。

政策增添新动能——

今年“五一”假期,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火爆,5天揽金达9.93亿元,购物人次12.1万人次,购物件数134.5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48%、141%和229%。

离岛免税购物“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很大程度上源于去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离岛免税购物新政,购物额度提高至每年每人10万元,并取消了件数限制。新政一出,免税店随即成为旅客前往海南的“打卡”优选项。

据海口海关统计,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达382亿元、件数4837万件、购物旅客55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41%、218%和100%。其中,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行业营收超300亿元,比上年翻番。

5月20日,海南岛内居民免税店拟定标识公布,并公开征求意见。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商品四张清单中的最后一张

高空俯瞰海口城市风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 本报记者 封烁 摄

理体系,省禁塑工作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形成产品报备、信息查询、投诉举报可追溯体系;本地替代品产能快速形成,全省建成11家替代品生产企业。

我省还提出22条措施对“禁塑”工作五大突出问题进行整治,背心式保鲜袋等将被纳入“禁塑”名录。

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面积连续3年翻番,去年推广面积达1100万平方米,今年预计推广1700万平方米,全省已有14家装配式建筑生产厂家投产。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5%,PM2.5浓度均值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历史性实现生活垃圾全焚烧,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9%。全省主要河流湖库水质优良率为90.1%,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总体方案》发布一年来,一项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新举措逐一落地见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写厚民生账本 共享发展机遇

今年初,位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态核心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高峰村118户村民迁出了深山,“从住房到生产生活,政府安排得妥妥当当。”村民符国华说。

搬出大山、走向幸福,折射出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没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就没有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沈晓明强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自由贸易港。

一年来,海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应有之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瞬间。

老百姓的“钱包”更鼓了。

今年一季度,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6元,名义增长11.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0元,名义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3元,名义增长18.6%。

老百姓有了更体面的工作。

“我在本地上学、本地生活、本地工作,每天过得充实快乐!”今年初入职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一家企业人事岗位的孟雪说,她既亲身参与自贸港建设,又可就近照顾家庭,可谓两全其美。

今年一季度,全省城乡居民新增就业共8.95万人,全省就业形势持续平稳向好。

就近入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孩子越来越多。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多所,学前教育“两个比例”高于国家要求,中小学教育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大班额”比例降至0.49%。职业教育覆盖32大类452个专业。基本实现“家门口上好学”。

越来越多的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覆盖全省,完成127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

让老百姓“菜篮子”拎得更轻松点。

推进平价蔬菜保供惠民行动,加快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今年1月至4月,我省农贸市场蔬菜价格逐月下降。4月份我省农贸市场蔬菜零售均价同比下降15.48%,环比下降6.83%。

安居才能乐业。

我省加快建设安居型商品住房,力争2021年底陆续有一批安居型商品住房建成供应市场,满足岛内居民和引进人才住房需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什玲镇坚固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到来让村子大变样:从垃圾遍地到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还创新成立合作社回收利用废弃资源,让村庄既增美又增收;废弃老宅变身“乡村博物馆”,成为游客打卡地。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管住关口、放活内部”防控措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推动海南较早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常态。把疫苗接种作为当前疫情防控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不断巩固海南省疫情防控成果。

截至5月16日,全省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突破1000万针剂,18岁以上人群接种率和全人群接种率位居全国前列。

齐抓共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力守护自贸港建设净土。

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2020年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治安案件受理数、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递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更多真金白银投向民生,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在为民办实事中检验当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海南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每一滴水珠,都蕴藏着奔腾的力量;每一个梦想,都融汇于伟大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这一根植于伟大时代的梦想,极大激励海南人民梦想为舟,奋楫笃行。

大浪淘沙、砥柱中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海南继续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蹄疾步稳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举全省之力继续推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决策部署在海南落地生根。南海之滨,一个更加生机勃勃的海南自贸港,必将绽放出世界瞩目的耀眼光芒。

看布局,

“一网通办”等改革,推行“六个试行”极简审批,设立7个园区法定机构,推动落实“非禁即入”“证照分离”。优化“海南e登记”平台;

建立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办公,成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海南仲裁中心、海南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机构;

……

更优的政策、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海南加快创建让市场主体向往、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中外投资者在琼投资兴业热情。

特别是《总体方案》发布后,境内外资本抢抓机遇在海南投资兴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当年6月至年底,我省新增市场主体23万余户,占全年新增量的四分之三,同比增长34.64%;新增企业近12万户,同比增长183.87%。自9月起,每月市场主体新增量已持续稳定在3万户以上。

截至2021年5月底,全省市场主体近131万户,其中2021年5月新增市场主体38752户,同比增长60.85%。《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约37.5万户,同比增长44.33%,新增企业近18万户,同比增长132.11%。

“海南自贸港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投资海南迎来重大机遇,我们将加大在琼投资力度。”法国电力集团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傅楷德表示。

越来越多的央企投资海南。

目前与我省达成战略合作的中央企业逾40家,仅去年就新增战略合作央企16家。中旅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一批央企成为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力量,央企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当先锋、打头阵”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截至2020年12月底,驻琼央企资产总额达5713亿元,实现营收2558亿元,利润总额188亿元,已交税费194亿元。中免集团(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大唐贸易等10家在琼央企被认定为区域总部。目前海南总部企业数量达57家。

绿色映照底蕴 山水镌刻初心

鹦哥岭的桃花水母游弋在丛林湿地;稀有乔木、藤和附生的兰、蕨、菌类缠绕叠生;霸王岭山间,海南长臂猿已增长到逾30只……

这里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拥有全国约20%的两栖类、33%的爬行类、38.6%的鸟类和20%的兽类。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没有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自贸港。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环保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省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指出,要把优良生态环境作为建设自贸港的重要前提,生态环保上不能掉以轻心。

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各级干部必须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一年来,海南围绕“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贯穿自贸港建设全过程,有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好中向优。

大约10个月前,一场覆盖全省范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体检”拉开帷幕。10个专项督察组第一时间进驻各市县区,开展为期6个月的生态环境保护大督察。

这是一次超规格、超时长、全覆盖的省级环保例行督察:转办群众来电来信举报809件,累计现场督察点位2419个……我省以集中督察、集中攻坚、督战结合的形式,切实压实市县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推动生态环境问题标本兼治。

截至5月21日,百日大督察发现的189个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184个,完成率97.4%。

以标志性项目打造生态新优势,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启动试点并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涵盖全岛95%以上原始林和55%以上天然林。完成9810平方公里重要生态空间自然资源统一确权,为我省探索了一条绿水青山转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借助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成功举办的东风,加快全域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汽车,清洁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的步伐不断加快。我省清洁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达4.2%,高出全国水平1.3倍;车桩比2.4:1,好于全国水平20%。

清洁能源岛建设扎实推进。今年3月,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开工,规划建设两台120万千瓦核电机组。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海南省输送清洁电量180亿千瓦时,进一步优化海南能源结构。目前海南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67%。

“禁塑令”实施半年,禁限塑工作整体走在全国前列。构建了“法规+标准+名录+替代产品+可追溯体系”全流程闭环管

建设,海南经济发展向投资和消费“双轮”驱动转变。

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4月8日,我国首个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落地海南自贸港,以海南作为全国放宽市场准入试点的先手棋,推出22条“量身打造”的特别措施。

次日,央行等四部门联手给海南送出金融“大礼包”,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支持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33条重磅金融措施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出台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股权投资暂行办法,吸引意向资金超过10亿美元;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境外投资已获批试点额度50亿美元。

2020年最后一天,2020年版海南自由贸易港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27条负面清单条目,与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比进一步缩减,充分展现海南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仅27项,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高端人才享受最高15%的个人所得税——“最短”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最低”的企业税负,两项政策全国独一无二,吸引投资者纷至沓来。

政策增强发展信心——

5月11日,由海南海丰航运有限公司进口的船舶通关放行,船舶价值6500万元,减免税款约1500万元。这是海南自贸港首艘“零关税”进口集装箱船舶。

“成功购置首艘海南自贸港‘零关税’进口船舶,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效益,也坚定了企业在海南发展的信心。”海南海丰航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企业享受到的“政策红利”越来越多。

今年1月13日,海航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机身改装器材包等“零关税”原辅料进口手续成功办理。海南自贸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实现业务类型全覆盖;

两个多月后,海南一龄医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票“零关税”低温理疗箱货值358万元,可减免税款约83万元。自用生产设备“零关税”政策顺利落地实施;

5月19日,一辆丰田海狮牌13座商务车在海口港海关通关放行,车辆货值22.7万元,免除税款约8.4万元。海南自由贸易港又一重要“零关税”商品进口实现“零的突破”;

……

从“首单”到“首票”“首艘”——接踵落地实施的关键和核心政策,让企业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

一年来,放宽市场准入、外商投资准入、“两个15%所得税”、进口原辅料“零关税”正面清单、开放客运和货运第七航权、“中国洋浦港”国际船舶登记等系列关键核心政策落地实施,已经形成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效果,有力提振了中外投资者对建设海南自贸港的信心,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便利,各类要素加速向海南汇聚,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贯彻新发展理念 锚定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一大批种业“国家队”完成进驻,“南繁硅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奋斗者”号为代表的深海科技项目在崖州湾科技城落地,“天问一号”和“嫦娥五号”、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射……

一年来,我省加快建设南繁、深海、航天三大科技城,从陆、海、空三大领域全面谋划海南未来产业体系,促进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新经济的增长点。

除却布局发展“海陆空”未来产业,其他类型高科技企业发展也捷报频传:

金盘科技成为我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产品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南长光卫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迅速发展成涵盖从传统的卫星、无人机影像服务,到掌握专利性遥感信息服务的科技型企业……

这一年,海南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千家,实现营收800多亿元,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个行业中的领头羊。

“海南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中对海南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寄予厚望,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总体方案》也明确指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

一年来,海南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并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房地产调控、疫情影响和政策性财政减收等三重压力下,持续奏响练内功、转动能、引外力“经济转型三部曲”,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调理机体”转向“强身健体”。

看指标,经济实现V字型反转——

《总体方案》公布成为2020年海南发展形势企稳向好的重要转折点。经济在上半年深度下行、降幅大于全国的不利形势下逆势企稳、加快回升,全年核心指标普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1年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8%,两年平均增速7%,增速均位列全国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1.6%,经济在恢复性增长中实现“开门红”。

看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走出转型“阵痛期”——

壮士断腕摆脱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坚持不懈调控房地产、推动产业转型,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大幅压减房地产投资背景下,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目前房价基本稳定,实现“房住不炒”。

经济发展动能从主要依靠投资向依靠消费和投资共同发力转变,服务业占比连年提高,2020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95.8%。产业投资占投资的比重从不到40%上升至超过60%。在房地产调控和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下,海南的GDP和税收保持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设企业、引进人才、实际利用外资、离岛免税销售总额实现“四个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5:19.1:60.4,经济结构转型取得重大突破。

—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正面清单落地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在离岛免税购物新政拉动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加快

—德国比勒费尔德应用科技大学签约落地洋浦开发区,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独立办学签约落户三亚,两所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都在按今年9月份招生的目标加快推进。

开放中国,海南先行。

入境免签政策扩展至59国;支持外航在琼经营客货运第七航权;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加速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加快,南岸港口、航运资源整合基本完成;集装箱班轮航线增至44条,其中外贸航线15条。境内执飞客运航线约300条,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一年来,海南发力畅通交汇点经脉,织密海运航线和打造“空中走廊”,人悦其行、物畅其流、货通天下。

回首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国直接投资整体收缩。一个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海南自贸港却逆势开局,跻身全球资本关注的“强磁场”。

今年一季度,海南实际利用外资和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均实现数倍增长,共有66个国家和地区在我省新设外资企业。一季度实际利用外资5.558亿美元,同比增长433%。

外资企业合作愿望特别强烈的背后,源于开放的自贸港吸引力强劲而耀眼。

制度集成创新 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五一”假期,三亚湾畔,椰风海韵,百艇竞发,在碧波万顷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水痕。

得益于制度创新和自贸港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三亚中央商务区已签约邮轮游艇产业链企业12家、注册邮轮游艇产业链企业49家,其中不乏云顶邮轮、中旅邮轮等头部企业。

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这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与世界上成熟的自贸港相比,海南仍有较大差距。这既是海南奋楫前行的动力所在,也是海南制度创新先手棋的落子处。

一年来,海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将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最重要、最紧迫、最难啃的改革“硬骨头”,培育壮大核心优势——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

(本报海口5月31日讯)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