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来琼挂职干部主动融入海南,发挥特长,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

争当自贸港建设实干家

20210531期来自:海南日报

发挥自身所长

■ 本报记者 李磊 易宗平

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选派优秀干部来琼挂职,是中组部关心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支持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从2018年起,中组部从全国范围选派了三批共285名优秀干部来琼挂职。截至目前,仍有239名干部奋战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各条战线。

他们从全国各地出发,千里迢迢踏上地处南海之滨的这片开放热土,带着初心和使命,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身到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去。

在琼挂职期间,挂职干部主动融入海南,人人争当自贸港建设的实干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把中央部委和发达省市的好作风、好方法、好经验带到海南,在改革创新上做出了表率,在高效联系沟通上搭建桥梁,推动了一批重大改革项目落地实施,为海南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及时雨”。

为海南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最短的短板、最紧缺的资源是人才。对于熟悉自贸港建设业务,并具有相关经验的专业和管理人才,海南更是求贤若渴。

在琼挂职期间,挂职干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立足岗位提出本领域产业发展建议,参与制定系列政策措施,完善自贸港建设相关制度体系,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

挂任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副主任的黄微波,挂职前担任国家发改委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副组长,她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参与起草《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研究制定重点园区建设方案和“1+N”政策体系,推动自贸港政策制度框架的建立;

挂任省资规厅副厅长的贾文涛作为国土整治方面的专家,牵头组织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研究,推动海南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新增耕地调查认定技术规范;

挂任省高院副院长的夏君丽,提出并推动建立全国首个涉外民商事纠纷在线多元化解平台;

挂任省交通厅副厅长的李志强,牵头制定出台全国第一个游艇租赁的法规制度《海南省游艇租赁管理办法》。

在挂职干部主导推动下,海南创造了多个“第一”——首支自贸港建设投资子基金的设立,首个自贸港制度集成创新方案清单的制定出台,全国首个省部级“改革和制度创新奖”的设立……

在琼期间,挂职干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推动政策制定、改革创新等方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注入了强劲动能。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挂职干部思维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来海南后迅速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大胆创新,为推进自贸港建设提供了很多好思路、好办法。

当好桥梁纽带

为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海南有大量海滨盐碱地,耐盐碱水稻技术生产试验与推广应用在海南大有可为。”挂任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的刘作凯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耐盐碱水稻这一关键词。

挂职近两年时间里,刘作凯为盐碱水稻技术在海南落地生根投入了大量精力。在他看来,盐碱地上稻花飘香,正是他挂职期间的重要收获。

来琼挂职前,刘作凯是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他助力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总部等种业“国家队”落户三亚,促进“南繁硅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让南繁技术优势、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海南的产业优势、品牌优势。下转A02版?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