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中体教融合经验将向全国示范推广

少年﹃﹄学路

20210527期来自:海南日报

“边捡废品边踢球”

“每天的伙食费只

有5元”“球鞋坏了自己补”……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琼中女足”,一个个励志故事扑面而来,与之对应的是,琼中女足管理中心一面由数十座奖杯拼成的荣誉墙。

“琼中女足能有今天,靠的是一股坚毅不屈的拼搏精神。”该中心主任肖山毫不掩饰地夸赞道,但听到有人将姑娘们的成功全部归功于“能吃苦”时,他连忙摆了摆手,“没那么简单”。

“光吃苦没用,包括训练方法、人才队伍建设在内的方方面面都得跟上。”肖山说,如果将足球青训工作形容为“万条线”,那他们最初找到串联这些线的“针”,就是体教结合。

这不是琼中女足的新发明。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克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国家教育、体育部门便提出“体教结合”的概念,希望解决学习和训练之间的矛盾。

在职业足球圈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肖山深以为然,他一开始便给琼中女足定下了“队规”:既要踢好球,也不能把学习落下。

2006年,11岁的高禹萱成为琼中女足的第一批队员。她除了每天训练5小时,还要照常上文化课。

她起初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捱这种苦,直到凭借足球特长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资格,并通过文化课考试顺利考入海南师范大学,才理解教练的良苦用心。“要是不学文化课,我可能连教练的战术安排也理解不透,如果只练球,最后进不了国家队和顶级联赛怎么办?”高禹萱说,是足球特长和文化学习的均衡发展,让她找到了走出大山的另一条路。

为孩子们谋得更宽广的出路,是肖山坚持体教结合的初心。目前,琼中女足共有47名队员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93名队员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60余名队员靠踢球“踢”进大学,6名队员在职业俱乐部效力,6名队员入选国家青少年足球集训队。

当琼中女足体教结合的模式释放出更多育人价值时,该县县委、县政府也开始酝酿一个更宏大的计划——在全县中小学校园全面铺开足球运动,力争在面向人人的基础上,让体育与文化教育融合,产生“1+1>2”的效果。

或许他们未曾预料到,这一次尝试,不仅敲开了“体教融合”的大门,也让琼中女足迈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扫一扫看视频海报恰足球少年

扫一扫看H5产品体教融合的先行样本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