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选定海南6个试验示范点

20210524期来自:海南日报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建成的基地院子,袁隆平在此工作生活了53年。从以往在基地各处健步如飞,到如今去往多处需轮椅代步,时光在飞逝,唯一不变的,是他对“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初心的坚守。

让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好种子”要发挥作用。对杂交水稻工作,袁隆平一直亲自管、盯得紧、抓得细。

2020年12月20日,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启动会在三亚召开,全国范围内可能实现“双季亩产3000斤”目标的地区,派出相关人员参会。袁隆平坚持带病参会,最终亲自确定了20多个试验点。其中,在海南选择了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崖州区坝头村等6个试验示范点,每个示范片面积30亩到40亩。

2021年1月,袁隆平又组织召开杂交稻高产攻关工作会议,会上他详细分析当前的攻关项目,布置2021年全国各地的攻关计划,提出力争实现每公顷亩产新突破。

虽然高产攻关“路线图”已绘就,考虑到种植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袁隆平还是有操不完的心。

2020年12月28日,三亚水稻国家公园30亩试验示范点开始播种。随后,其他几个示范点的超级杂交水稻也陆续播种。“在杂交稻生长的不同时期,袁老师都会仔细过问,12月播种后,他会关心秧苗长势,随后他会了解试验田的病虫害情况,水稻抽穗后,他非常关心穗粒大小,因为这些直接影响产量。”和袁隆平居住在一栋楼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需要经常回答他各种种植情况方面的问题,“中午12点,晚上8点到9点,经常接到袁老师电话,天气情况有变、栽培管理方法调整……他都会及时考虑到,时刻想着的都是水稻、是产量。”

到田里去,这是袁隆平对基地年轻人的要求,也是他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习惯。虽然行动已不便,但在海南最后的125天里,他依然心向稻田。

“以往袁老师每天都会下田观察水稻生长情况,今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高频率下田,他就在基地拿起显微镜研究水稻种子,做记录,有时仍然坚持要去田里看看,大家虽然担心,但都了解他的习惯,只能默默做好保障工作。”张展说。

袁隆平是位细心的长者,为了让大家宽心,他常幽默地说:“在田野里工作,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不缺钙呢,有利于身体健康。”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