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跋集萃

20210525期来自:西安日报

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价值

对很多放弃城市舒适生活的志愿者来说,到农村学校支教是一种体验、一次“奉献”;而对肖诗坚和她的团队—— 一个致力于在偏僻贫困的大山顶上打造一所农村“未来学校”的团队来说,就不再是一种“探险”,而是一个真正的传奇了。

田字格原先是从事乡村支教的非政府组织(NGO)。渐渐地,肖诗坚认识到志愿者支教只是给农村教育补充点维生素,既不能彻底改变乡村教育现状,也不能让乡村教育重获生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她坚信农村教育应该扎根农村,需要在乡土之中孕育生长,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移植城市教育。农村教育的真正改变必须立足于乡村老师,依靠乡村教育家。于是,田字格从支教进入办学。2017年初,贵州省正安县人民政府、教育局正式委托他们在格林镇兴隆村办学,名为“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

田字格的这一转变,成为中国教育公益转型的一个重要示范。多年来,我国教育公益组织围绕政府普及教育的目标,开展了大量拾遗补阙的工作,包括提供图书、设备、教师培训、贫困生救助等等,弥补乡村教师不足的支教活动是其中的一大类别。但是,如果深入探究,就会认识到资源型的拾遗补阙,“补”的其实是政府的义务教育职能,“补”了应当由政府做的事;而社会公益组织具有完全不同的社会功能。NGO的工作内容,不是弥补政府的供给不足,而是履行一个新的使命:促进社会创新——根据存在的社会问题,探寻解决办法,超越传统救济型、服务型的“老慈善”,走向以促进创新为主的“新慈善”。

“肖诗坚们”怀抱的是这样充沛的理想和明确的使命:“希望为农村教育寻找一条出路,为山区孩子的教育寻找一个新的模式。”

田字格从自身多年的支教经历中,反思农村教育的困局。是农村的教师短缺、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