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唤醒清代百年丝袍

20210527期来自:辽沈晚报

修复三件古墓出土清代丝织长袍

14

三件清代丝织长袍,均从古墓中出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破损等病害。

辽宁省博物馆历时14个月,采用湿洗、电脑配色等技术让这三件长袍恢复了“颜值巅峰”。

古墓里出土的长袍经过历时一年的系列修护,重新焕发出光彩。

多次试验后,确定灭菌消毒、清洗方案;修复师用弯钩小针和超细丝线缝补半年,稍有状态不好,就停下来;修复后要采取预防性保护。

修复团队经过了14个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三件清代贵族丝织长袍的修复工作。

记者采访辽宁省博物馆文保部主任申桂云,她向我们揭秘了丝织品修复的过程。

在辽博,记者看到了精心装在盒子中、修复后柔软、光洁的清代丝织长袍。

申桂云介绍,此次修复的三件清代丝织长袍,均从古墓中出土。这三件文物于1994年从清代被盗墓葬中抢救性清理出土,墓葬位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镇七间房村。清乾隆时期,曾在此地设置塔子沟厅。这三件丝织长袍文物分别是清杏黄底八宝团寿纹长袍、清蓝底折枝花卉纹长袍和清黄底折枝花卉纹长袍,均为典型清代贵族服饰。

这三件清代丝织长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破损、开裂、褪变色、缺失、装饰线脱落或散开、金属配件锈蚀等病害。受喀左县博物馆委托,省博物馆承担了这三件清代丝织品的保护修复任务,并于2020年3月开始启动了保护修复工作。

多次试验后确定湿洗方案

申桂云向记者介绍了整个的修复保护过程。最初是对有关这三件文物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了解。进行最前期的准备工作,编制方案,制定保护修复技术路线,经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

首先是进行灭菌消毒工作。修复团队经过对文物的分析检测后,先把长袍放入密闭设备中,用99%高纯度冲氮法灭菌消毒,然后选用中性阴离子活性剂进行湿洗清洁。

选择用湿洗法清洁,也是经过了修复团队多次的实验。

“鉴于三件文物污染物成分复杂,已造成文物局部硬化和褪变色,严重威胁文物安全,同时文物出土时已老化褪色明显,原始色度已大大降低,经过褪色局部实验,发现二次擦拭褪色不大,可以采用湿洗。因此在严格控制清洗剂浓度、采用适宜的清洗手法、尽可能短的清洗时间、合理的晾干方式等多措并举下,清洁效果非常理想”。

运用电脑测色配色技术

完成灭菌消毒、清洁等步骤后,修复团队开始对破损部位进行加固修复环节。首先要对修

补所用丝线、面料进行染色。工作人员运用电脑测色配色技术,以红、黄、蓝三基色染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出颜色渐变的图谱作为配色的参考依据,再用测色仪器分析所用各原色的比例,依此对面料进行染色,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操作非常简便。

准备好补配材料后,用针线法加固修复。申桂云告诉记者,纺织品文物修复方法较多,根据这三件丝织品文物的修复前的情况,使用针线加固法,它是运用专门用于文物修复的针法来修复纺织品文物,这种方法通常在纺织品文物背后或表面加衬一层现代织物,通过针线,将两层或多层织物缝合,以起到加固文物破损部分或整体的作用。据介绍,针线修复法是一种可再处理的方法,即修复部位的材料在将来必要时可以拆除。

状态不好必须“喊停”

“文物修复肯定是无法赶工和返工的工作,所以要求我们必须以最好的状态,去做这个工

作”。特别是纺织品文物非常脆弱,为避免

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修复师在进行缝补

工作时,不能强求工作进度,必须静下心

来,全神贯注去完成缝补。同时,在缝补修

复这些丝织品前,修复师也要提前进行练

习,反复试验和适应后,才可以真正开始在

文物上进行缝补。

“如果已经疲劳了,静不下心来了,都

必须立即停止”。因此,纺织品文物保护修

复耗时较长,需要格外仔细认真,才能高质

量完成每一件文物的修复工作。

还有许多看不见的修复工作

经过文物修复团队的工作,这三件文物“重返颜值巅峰”。

“当观众在博物馆展厅内看到一件经过保护修复的文物时,还有大量观众看不到的工作。比如杏黄底八宝团寿纹长袍内部,我们也进行了大面积的修复;为了文物形制的准确,不仅需要仔细思考,还要翻阅大量资料,寻找依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修复团队不仅可以研究文物的病害,也要探索文物背后的故事,发掘文物本身携带的信息,为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提供资料”。

在这次修复文物期间,辽博与鲁迅美术学院还开展了“馆校合作”,相关深入研究成果会陆续问世。

申桂云告诉记者,对于整个丝织品修复团队来讲,当这些丝织品经过修复团队的努力,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呈现给广大观众,是整个修复团队最有成就感的事。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