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玉开发利用最早传播范围很广

20210527期来自:辽宁日报

今年3月,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央视在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进行了持续4天的直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直播中,5号祭祀坑出土了一件椭圆形玉器,经现场初步检测,专家认为可能为岫岩玉,这一情况得到鞍山和岫岩满族自治县的高度关注。实际上,在此前的成都金沙遗址发掘中,就曾出土过十节玉琮,它通高22.2厘米,重1358克,发现于宗教祭祀区内,整体呈黄绿色,带有明显的红色石皮,体量很大,工艺精湛,应是良渚文化遗玉,但材料是用岫岩透闪石河磨玉制成,被金沙人当作礼地的圣物使用,由此可见,岫岩玉文化在史前至夏商周时期的重要地位,显示了岫岩玉在良渚文化和古蜀文明中的强大影响力。

5月上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及岫岩县有关人士赴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及金沙遗址博物馆调研,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长梯形玉锛,长轴一侧琢打磨平,另一侧对向片切割而成。此项玉雕工艺正是由大量使用岫岩玉作玉器原料的兴隆洼文化首创,被后世传承,并对三星堆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追溯中华玉文化的历史会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匕形器等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玉器,大部分用岫岩玉雕琢而成,这一发现将我国雕琢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到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悠悠岁月,岫岩玉经历了怎样的开发和传播历史呢?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王时麒说,通过对有关博物馆和考古发掘的历代玉器与岫岩玉标本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目前发现有20多处文化遗址玉器用料为岫岩玉,除了内蒙古和辽宁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红山文化的玉器,还有辽宁新乐文化玉器(距今7000年)、山东大汶口文化玉器(距今6200年—4600年)等,主要是岫岩闪石玉制成;还有良渚文化玉器(距今5300年—4000年)、山西清凉寺墓地出土玉器(距今约4000年)、河南殷墟墓地出土玉器(商代晚期)等,有部分是由岫岩闪石玉所制。

王时麒现场展示了一幅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岫岩玉传播路线图:以岫岩为起点,向北、西、南三个方向辐射,向北至今吉林和黑龙江;向西至今辽西和内蒙古东南部,再折向南至今河北、山西、河南和陕北;向南经辽东半岛和渤海的庙岛群岛至今山东地区,再向南传播到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更远的广东地区,传播到了整个中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枝杈形岫岩玉石之路。

“由此可知,岫岩玉是我国开发和利用最早的玉料,而且延续时间比较长,传播的地区和范围也非常广,堪称‘中华第一玉’。”王时麒指出,古代的玉是指软玉(闪石玉),8000多年的中华玉文化历史所用玉料,自始至终是以闪石玉为主导,而岫岩玉中的老玉和河磨玉,即为闪石玉类。

与会的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熊增珑认为,散见于各地文化遗址的岫岩玉,反映出了早期玉器制作工艺及玉料的远距离传播,这种物质媒介的传播也带动了礼仪文化层面的传播。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