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基因库

20210525期来自:辽宁日报

高 爽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当天,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揭晓,抗美援朝纪念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展览获特别奖。获奖令人欣喜,也由此带来很多思考。

进入“十大精品展”终评的28项展览中,以革命历史和新中国建设史为主题的展览有6项,除“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展外,还包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江西省博物馆“江西革命史陈列”、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新四军纪念馆“铁军忠魂”展、深圳博物馆“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再查看近几年“十大精品展”评选结果,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同类展览入围,可见红色主题展览的踊跃之势。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办好红色主题展览,既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时代需要,又是办展者的职责所在和文化自觉。辽宁有众多革命纪念馆和众多红色遗址遗迹,将红色历史利用好、展示好,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想必是这些机构正在思考的问题。

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展览的成功中,至少有几条经验可资借鉴:

强化不可替代性。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之所以建在丹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丹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出发地,是抗美援朝战争“前线的大后方,后方的最前沿”,“丹东”二字承载了志愿军老战士、他们的后辈和无数追忆这段历史的人们无尽的情怀,这就是它的不可替代性。要在这种不可替代性上做足文章,在纪念场馆、遗址遗迹和红色历史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人一想到抗战,就会想到沈阳,想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想到解放战争,就会想到锦州,想到辽沈战役纪念馆。

营造沉浸式体验。文字、图片、影像资料,都是讲述红色历史的展陈手段,但我的切身体会是,在我参观过的全国各地众多红色展馆中,最能打动我的总是那些复原的真实场景。新建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充分运用了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复原真实场景,再现了激战云山城、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钢铁运输线、奇袭白虎团战斗中的经典战例,观众进入展馆,犹如进入历史现场。对于从未经历战争的人特别是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沉浸式体验,更能让他们走进历史、走近英雄。

做好全媒体传播。抗美援朝纪念馆馆长刘静媛在采访中说,去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让他们应接不暇,但也正是因为媒体的传播,让抗美援朝纪念馆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吸引了众多外地参观者。做好传播,就是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把纪念馆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展览的特色亮点充分宣传出去。

最后,还想引用一句本届“十大精品展”评委、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高级顾问杨玲对“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展览的评语,也可以视作办好红色主题展览的一个标准: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唱响红色主旋律,通过广泛的文物征集,展现战争的摧毁与生命的绽放,充分客观地还原历史情境,关注个体生命,讲述感人故事,提升展览的人文性。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