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里的故居犹在

0210520期来自:辽宁日报

纪念馆现存4510件藏品

在锦州凌海市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有一座古朴的农家小院。4月28日,记者走进这个小院时看到,院落5间正房、东西为厢房,村民花云芳和丈夫刘殿阁正在院里除草。

这里是萧军故居,院里还有一段2米高、6米长的石头墙,这堵萧军老屋保留下的墙,被大家称为“世纪山墙”。

刘殿阁今年77岁了,花云芳76岁,上世纪80年代初,夫妇俩在这座小院住过。2007年沈家台镇政府修缮了萧军故居,随后正式对外开放。刘殿阁买了新房子,但是他和老伴儿心里放不下这里,经常回来看看,现在他已经成为萧军故居的义务讲解员。

刘殿阁说,自己和萧军是远亲,萧军作为革命作家是他们的骄傲。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将萧军的事迹传播出去。

萧军故居5间正房展出了萧军生前用过的书箱、书架、衣物、写字台、皮包、沙发、文房四宝、书法作品和一些小工艺品。东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为萧军生平展览厅。

1907年7月3日,萧军在这座小院里出生,从小性格刚烈。萧军本名刘鸿霖,小名欢气儿。父亲是细木工人,在镇上开了一家作坊。

萧军生前曾多次说过,小时候他时常坐在大树下听祖母讲《杨家将》等故事,听五姑唱皮影戏,这使得他最初懂得爱国爱民的道理和做人的忠奸之别,更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文学艺术的启蒙。故乡的生活曾为萧军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创作素材。他的自传《我的童年》写的就是这里的生活。

在萧军故居的后面,还有一个占地近5000平方米的萧军文化广场。在广场上有一座名为“八月的乡村”的展馆,现在除了来参观学习的人,这个广场也成为村民时常聚在一起聊天的地方,在这里他们知道了萧军,知道了这位著名作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离开下碾盘沟村之前,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末,萧军还曾回到这里,当时萧军写了一首诗,诗中写道:五十年寄迹江湖老,三千万人民故日情。

4月28日,锦州凌海市萧军纪念馆副馆长林淑云格外繁忙,安排萧军纪念馆流动展板的摆放位置、在山神村中心小学挑选适合讲解的点位、准备足够数量的文化宣传读本。看着学生们齐声诵读《八月的乡村》中的名段,林淑云欣慰地露出笑容。

“这只是今年凌海市萧军纪念馆宣传党史、讲述萧军故事的一小部分工作。”林淑云说,今年,萧军纪念馆已深入多个乡镇,利用宣传展板、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形式举办宣教活动,受到广大村民的好评。

萧军纪念馆的前身为“萧军资料室”,曾是我国第一个在世作家资料室。萧军去世后,改为萧军纪念馆。历经30多年的变迁,萧军纪念馆目前建筑面积已达3500平方米,是一座全面展示著名作家萧军的人生轨迹、创作道路和思想风格的主题纪念馆。

林淑云说,萧军生前曾将自己收藏的字画、手稿、书法、史料等捐献给纪念馆。1988年6月22日萧军因病去世,终年81岁。他去世后,其家人将萧军遗物无偿捐献给了纪念馆,当年纪念馆工作人员特意赶往北京,带回30多箱萧军遗物。

如今,在萧军纪念馆内有藏品4510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335件。包括萧红当年用自己的稿费给萧军买的鹿皮大衣,部队战士用子弹壳给萧军制作的拐杖等。

4月28日,记者走进三层楼高的萧军纪念馆。馆内有“萧军生平展厅”“文物收藏厅”“多功能展厅”“东北作家群展厅”等多个展厅。馆藏资料为研究萧军文化和文学思想、弘扬萧军精神提供了全面的素材。“萧军纪念馆从建馆开始就成为一些高校教学、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地。”林淑云介绍。

在纪念馆一楼的萧军生平展厅,陈列着大量萧军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及手稿、照片、书信等;东北作家群展厅以时间为主线,通过“三十年代文坛上强劲‘东北风’”“鲁迅与东北作家群”“辉映在抗日烽烟中的耀眼群星”“东北作家群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四个部分的内容,再现了东北作家群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以及东北作家群主要人物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成就。

据凌海市文化旅游中心副主任满志野介绍,多年来,萧军纪念馆累计接待参观者近30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力量”打卡地。现在每次参观活动结束,纪念馆内的多功能厅还会准备一堂微党课供大家学习。记者在纪念馆的工作计划上看到,“六一”儿童节,纪念馆还将组织有奖知识问答活动,准备了100道党史知识、50道关于萧军的问题让学生抢答。

家乡人追忆往事

得知记者要来萧军纪念馆采访,74岁的张栋特意赶到纪念馆。他是中国萧军研究会理事、凌海市作协名誉主席。

张栋告诉记者,对于他来说,萧军更像他的“人生导师”。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张栋考上了锦州师专中文系。1979年秋,萧军受邀到锦州讲学,虽然张栋没能到现场,但在老师的转述下,他对这位同乡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张栋开始着手研究萧军。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张栋写了一篇几千字介绍萧军的传记文章,刊发在当地媒体上。后来这篇文章被萧军看到,“萧军当时因为这篇文章还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上他写道‘希望你和我一起,用笔为家乡人民争得更多的光荣!’”

张栋说,上世纪80年代初,他曾专程到北京拜访萧军,并把自己多年来收集的照片和资料展示给萧军看。1986年,萧军把自己在鲁迅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之际作的一首诗写成横幅赠给了张栋。

这些年,张栋先后在《文学报》《作家生活报》《中国文化报》发表著述近百万字。还著有传记文学《凌水雄魂——萧军》等。张栋说,多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他被萧军的事迹和精神深深感动。

1934年底,萧军到上海,在鲁迅先生的指导下从事左翼文学创作活动。1935年7月,萧军自费出版了《八月的乡村》。这部表现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者的伟大精神的长篇小说一经出版,受到了当时进步读者的一致赞扬,被誉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文学上的一面旗帜。

在萧军纪念馆里,一处场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那就是用全数字技术创作的《八月的乡村》的幻影成像场景。场景中出现的那座红色小楼,就位于青岛市南区观象一路1号。正是在这座小楼里,萧军完成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了《生死场》,均由鲁迅作序推荐出版。

萧军以文学创作宣传抗日救亡,为了追求光明和进步,两次奔赴延安,他继承了鲁迅的革命斗争精神,他一生拥护党,是党最忠诚的朋友,他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大量优秀作品。“他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弘扬!”张栋说。

展柜内萧军的作品。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