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墒沟播 精准水肥 稳产增效

20210611期来自:农民日报

眼下,正是大蒜收获的季节。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蒜主产区花官镇,一场大蒜机械化生产的现场演示会正在上演。演示会上,最吸引人的是新机具

— —

□□张美丽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王帅

山西省绛县地处黄土高原,全县70%的面积为山区,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匀,近年来,积极提升旱作节水技术,已经成为该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一条必经之路。

在古绛镇万亩旱作小麦节水增粮增效示范基地,“探墒沟播+长效肥”技术体系,让旱地小麦根系深扎3.2米,为抗旱保墒丰产稳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横水镇西灌底村,千亩樱桃智能水肥一体化和集雨节水补灌技术,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旱作节水技术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在南樊镇万亩山楂微喷示范区,精准施肥给水的微喷增效技术让示范区山楂平均亩产2500公斤,亩均产值达到5000元以上……“绛县县委县政府依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本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旱作农业技术,展开了‘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的生产变革,这不仅使绛县粮食生产多年来稳步增长,也让山楂、樱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品质提升,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这场技术变革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绛县县委书记解芳说。

隋卉芳 张思思

绛县山楂园区水肥一体化旱作节水设施。

资料图

“探墒沟播+长效肥”技术体系让旱作小麦丰产稳产

“精准水肥+软体集雨窖”让地标产业品质高效益好

绛县古绛镇上高池村是地处中条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从58岁的陈效国记事起,全村家家户户都以种植旱地小麦为主。陈效国曾在村里当了11年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自己经营管护70多亩土地,负责着本村小麦旱作节水增粮项目的召集和实施,近年来又是该项目体系实验示范“粮药间作轮作模式”的受益人,2020年他家40亩中药材收入12万元以上。“保墒、抗旱、稳产,每亩小麦可增收100斤,如果套种中药材两年三作,效益翻了3倍以上。”他对这套技术体系的评价很具有代表性。

“‘探墒沟播+长效肥’技术体系的要点包含几个方面:深松耕蓄水保墒技术,麦收后机械深松30厘米以上,加厚耕作层,提升蓄水保墒能力;通过测土配方技术,应用生根型长效肥,亩增收60公斤以上;实施探墒沟播技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镇压4道工序,达到节水保墒、保温防寒、提高化肥利用率,使项目区水分生产率提高10%以上;粮药间作模式,项目区积极探索‘小麦—夏玉米—药材’间作轮作模式,实现两年三作,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项目区全部选用抗旱品种运旱115,沟播深度比常规浅约1厘米。”作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绛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安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