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农科院改革“破冰”——

构建市场导向型产研新机制

20210611期来自:农民日报

精干力量,加强食用菌、蔬菜等优势学科建设,增设动物科学、智慧农业等新兴学科,构建形成新型科研架构。

机构重设后,所有人员“全体起立,重新上岗”。科研团队整合国家、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岗位等资源,招录引进一批年轻人才。农科院还改建扩建了实验中心,购置了一系列先进器材设备。

□□ 王得格

一个基层科研机构,如何打破原有“行政机关式”组织架构和旧的科研管理模式?如何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团队为主导、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产研新机制?山东省聊城农科院“破冰”四年,效果显著。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被充分激发,推出转化了一批科研成果。

地区栽培技术创新集成项目”因进展缓慢吃了一张“黄牌”,让负责人备感压力。另有两个项目被“红牌”撤销,收回项目资金。科研中心主任李海涛说:“绩效考核是指挥棒,科研人员从课题选择到科研全过程,必须追求项目实施效率的提升。”

此外,承担项目的科研人员分为核心人员、协助人员、参与人员三类,量化评分时拉开差距,促进了科研项目和人员的优化配置。

为鼓励创新,聊城农科院明确成果转化收益的85%奖励科研团队成员。2019年,“聊棉15号”新品种转让后,按规定奖励了所有课题组人员。“这种做法鼓舞了干劲,为激励科研人员面向市场需求开展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推广中心主任张新说。

作为全省职称评聘“双自主”改革试点的科研院所,聊城市农科院打破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科学制定职称申报标准,实行职称评审能评尽评,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改运行机制:搞“揭榜制”、亮“红黄牌”

改管理体制:

“全体起立,重新上岗”

“新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了过去论资排辈的做法。年轻人才曾坤到农科院不到一年就进入中层管理岗位,成为实验中心主任,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聊城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熊永星说,岗位不再与职称挂钩,每4年根据绩效考核排名重新聘任,不再“一聘定终身”。

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方面,聊城农科院摒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陈规,强调以实绩论英雄,能者上、庸者下,不断激发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人才的创新活力。

在课题申报方面,实行“揭榜制”,不论学历、职称,谁有本事谁干;在经费管理方面,所有科研经费统一管理,资金跟着项目走;在项目考核方面,按照产业对接服务、试验示范成效等方面量化评分,实行“红黄牌”警示制度。

去年中期考核中,“晚熟葡萄‘冰美人’在鲁西

改工作思路:

“接天立地”搞科研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