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竹沟精神 筑牢初心使命

20210611期来自:农民日报

竹沟精神。

“竹沟在中原人民心目中有着延安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与陕北延安遥相呼应。”竹沟革命纪念馆馆长鲁金亮认为,竹沟军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以“信念如山、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聚心合力、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勇往直前、生生不息的战斗精神;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竹沟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竹沟精神贯穿于革命斗争史之中,是勇往直前、顽强拼搏、夺取胜利的意志体现。大革命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创建了第一批革命武装,从此竹沟拥有了革命火种和红色基因;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在确山、桐柏、信阳等地坚守三年,开辟了桐柏山区游击根据地;抗战时期,以竹沟为中心的豫南地区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共同抗日氛围。之后,竹沟地区军民在我党领导下,顽强地坚持斗争,直至取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竹沟军民克服重重困难、赢得无数挑战、获得一个个胜利,使我党我军在竹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竹沟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依靠广大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晶。抗战时期,竹沟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承担了我党发展革命力量和建立战略支撑点的重任,推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随着竹沟革命根据地作用凸显,刘少奇、李先念等来到这里,不仅动员了中原人民群众,鼓舞了军民斗志,更使竹沟革命根据地和新四军的威望得到极大提升,竹沟革命根据地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革命文化中心。

竹沟精神是在广大军民前仆后继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中形成的责任担当。早在1926年,竹沟就建立了党组织,点燃革命火焰,之后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战时期,作为中原中心地区的竹沟革命根据地,吸引了很多有识之士加入,涌现了民众抗日武装、妇女救国会、农民救国会、老少指导团、孩子剧团等一系列群众革命团体。我党还在竹沟设立了专门的教导队、党训班、青训班,培养了大批党政军骨干,先后向敌后输送17批共计4800多人,组成了东进南下的骨干力量,竹沟是新四军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竹沟精神是由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竹沟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