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观

20210609期来自:农民日报

点察

高考前不久,一名高三学生一段关于高考改变农村少年命运的演说在网络上走红,并因“我开玩笑地说,我就是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而被裹进舆论的漩涡。有人因看到被剪辑视频的只言片语,就片面批评其用语不雅,进而翻炒“衡水中学学生高考机器”的刻板误解。还有人将话题引向高考,开设话题“高考改变命运是毒鸡汤吗?”,渲染“寒门再难出贵子”,贩卖阶层固化焦虑。

笔者完整看了这段以“小小的世界大大的你”为题的演说。演说者从自己出生在农村说起,讲乡村过去教育资源的匮乏,又讲到自己刚到城市上学时的心路历程,偶然的机会看到纪录片《航拍中国》,看到未曾见过的中国之美、世界之大,进而打开了视野,从自卑、恐惧走向自信、坦荡。

那句引发争议的话,就是他走向坦荡后说出的一句玩笑话,也是豁达之后的自我调侃,根本不是舆论所抨击的粗俗油腻。他又从自己讲到衡水中学的同学们,那是一群有理想、谈梦想的少年,不甘于普通、平庸,他们正在勇敢地追逐梦想。整段演说,基调昂扬、逻辑严密。一些人可能只是看到了被刻意剪切的片段就进行了误读误解,也可能是因为固有认识或当下生活不甚如意,就妄加评说,一时就形成了群嘲之势。

笔者担心群嘲可能会给追梦少年们带来本不必要的困扰。近些年,随着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广泛应用,极大地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发表己见的方式,但也给一些人泄私愤提供了“便利”,有些人会对异己之见进行极端化抨击,甚至不时发生人肉搜索、网络暴力事件。舆论的渲染炒作冲击着人们的认知,某种程度上还加剧了社会焦虑,一些积极向上的、原本很正常的话,却无端成为了网络攻击的对象,导致视听混淆、是非颠倒。回到这次舆论事件本身,我们必须纠正那些错误的舆论,最基本的坚守就是要守护好少年们的奋斗梦想,为每一位昂扬向上的个体点赞加油。

每年这个时间段,高考总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高考的确关系千万学子的命运,牵动着千千万万家庭的心。不可否认,如果能够通过高考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以后不管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都将或多或少改变一个人现实的生存生活处境,而且还能改变一个年轻人的眼界、视野、认知、格局等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此外,人们关注高考还有另一层原因,为什么往往会被高考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子打动,为他们喝彩?从根本上来讲,让人们动容的是他们的努力姿态、拼搏精神和奋斗的勇气,进而从他们身上汲取到不断奋斗向上的能量。

然而,高考过后总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并非所有适龄的年轻人都能进入高校深造。需要认清的是,高考的确是年轻人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之一,但绝非唯一路径。对于那些没有成功或者没有选择走这条路的年轻人,不管身在何处,要干什么工作,奋斗精神是不能丢的、是要坚持的。人生路还很长,需要作出选择的人生节点还有很多,还有无数需要奋斗的时间。只要奋斗,人生必将精彩、有价值。比如,这些年来,职业教育正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中国职业技能大赛的新闻时不时会进入人们的视野,一些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艰苦奋斗,练就了精湛技艺,登上了国内国际的领奖台,成为大国工匠,实现了个人的奋斗目标。

而且中国之大,足以为千千万万个奋斗梦想提供机会。就拿大家经常讨论的话题“是在大城市奋斗还是回家乡奋斗”来说,有的人选择在大城市扎根,打拼出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有的人在完成学业后就直接回乡创业,还有的人在城市里增长了见识、积累了经验又返乡创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改变乡村的面貌,成为了有成就的人。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也有广阔天地,可供有梦想的人大有作为。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在更加多样化的社会和舆论空间里,我们应有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平和的心情,当看到和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行为,多一点理解,多一些设身处地的思考,多一个点赞加油,为一个有奋斗梦想的人点赞的同时,说不定自己就收获了“余香”、获得了力量,可能就会看到一片别样美丽的天空,打开人生的另一番天地。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6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如此力度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厉监管,原因来自整个社会对超前、过度教育的反思。而超长、超量、超前学的课外培训则是“培训”这种教育的推手。越学越多、越学越早,这样对孩子并不是真的好,一些过于拔高或应试的内容,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也不利于孩子的思维培养。而且,“鸡娃”模式下长大的孩子因无法获得足够的生活技能和成长空间,容易陷入焦虑甚至抑郁。

当然,解决教育焦虑困境,最重要的梳理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非“筛选人”。具体做法上,还应聚焦如何加大投入,培育更多优质学校。同时,也要从教师数量和素质上着手,全面提高教师待遇,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家长不要被“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说法误导,不要总想让孩子“抢跑”。人生好比马拉松,只有良性的教育,才能为孩子的人生“长跑”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