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渝北乡村的产业探索之路

20210531期来自:农民日报

回乡,找一找属于青龙村的“青龙”。

刚开始的小半年,黄志跟着村干部跑前跑后。2016年,老杨他们觉得,不妨把接力棒传给这位年轻人:“年轻人有文化、有干劲儿,思路非常广阔。”就这样,黄志被村民选为党总支书记。

黄志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牵头成立合作社,解决产业用地的问题。

“我们做过统计,原先土地最分散的一家,3亩6分地分布在30多个地块。”土地分散,就没办法规模化种植,黄志的思路是,让村民以总的土地入股,再交由合作社统一规划。

2350亩,这是最终可供合作社生产的土地面积,并且这面积是实打实的、连片的。

方向定了,但是青龙村过去也种柑橘,咋就没搞起来呢?

记者看到,如今青龙村的橘园正如老杨的歌词:一排排橘树顺着地势整齐排列,每垄间隔五六米,其中有两三米是机耕道。

“过去即便是成点规模的地块,老百姓也是下意识地密植,以为种得越多产量越高。”黄志记得,引导村民形成科学的种植习惯着实费了一番功夫。

留出间隙保证光照和通风、柑橘田管和采收等全程机械化,这便是青龙村柑橘的新模样。

从零星种植到规模种植,转变也给村民带来了挑战。今年66岁的罗光全,2013年患上肺癌做了切除手术,治疗花光了积蓄。听到要大力发展柑橘,他却担心自己的身体和精力吃不消。

“为此,我们从四川成都专门聘请了标准化果园管理人才,合作社把田管等具体工作完全放权,再通过绩效考核提高果园的效能。”黄志介绍,他们给管理人员的基础工资每月为3000元,剩下的必须用产量和效益来说话。

如今,罗光全不仅不发愁化疗费用,家里的老电视机还换成了60英寸的液晶电视。但是,柑橘是一个见效周期较长的产业,青龙村的柑橘今年才第二年试挂果,卖了30多万元,还没到农民手上。那么,罗光全是靠什么增收的呢?

“我们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机服务队,由专家进行培训,这样一来,即便柑橘本身还没见效益,村民的收入也能够得到保证。”黄志告诉记者,服务队购置了乘坐式割草机、履带运输机、农用无人机等机械100余台,培育了高素质农民12人。

除了来自服务队的每月3000元工资,罗光全又利用闲暇时间学会了养蜂,一年还能再赚两三万元。

多渠道增收只是青龙村的探索之一。这个将全村产业统一于一体的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还有机构设置上的奥秘。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下设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资金合作部,“一社三部”,生产业务、供销业务、资金业务参照现代企业组织方式推进,既专业分工又协调一致,在村一级实现了生产、流通、信用三大功能的有机融合。

在股权结构方面,全村517户全部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其中还有303户又以151.5万元资金入股。在此基础上,青龙村又提出了“82+1”的分红模式。

“农户占股80%,村集体占股20%;果园套种作物收益的100%归村集体。”黄志特意介绍,分配时合作社提取10%的公积金和5%的公益金,统筹用于扩大再生产,剩余部分按股分红。

2020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性纯收益187万元。今年2月,青龙村的农民第一次拿到了属于他们的100多万元分红。

找果

找钱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