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农地种粮,“四方”都满意

20210531期来自:农民日报

□□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

风吹麦浪,冀中南一带小麦已然穗粒饱满、正加紧灌浆,迎接着即将到来的开镰收割。在这片被称为全国优质小麦的核心产区里,集中着全国排名前五的小麦面粉加工企业,金沙河便是其中一家。

2012年以来,面粉产能国内第四、挂面产能第一的金沙河面业集团(简称金沙河)董事长魏海金,就组织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并任理事长,开始流转农地种粮食,一年两季,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种植规模从最初的千把亩,到现在的接近4万亩,种植地域也从集团总部所在地的河北邢台市,发展到了安徽亳州市。

和其他工商资本下乡或自己耕种、雇人耕种、返租倒包形式不同,也和其他技术服务、农资购买、

职业农民:只要肯下力不怕累,种粮照样挣大钱

在魏海金看来,金沙河组建合作社流转农地种粮食能让各方满意的关键,在于用对了粮食种植者

—职业农民。

合作社在组建之初就成立了职业农民培训基地,专门挑选年轻体壮、有一定知识接收能力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培训,月薪6000

— —

粮丰钱增,更具价值的,是向原粮生产者、销售者传达了金沙河不断提升原粮品质、示范现代农业的目标方向。

村干部、承包户:村集体增加了收入,个人不用操心地里事

订单收购形式有别,金沙河流转农地种粮,首先是通过村委会从土地承包户手里流转土地,向村委会支付每年每亩50元的综合服务费,同时按照当年小麦、玉米收购定价,向承包户支付各500斤小麦、玉米的折算价作为土地流转费。然后再由合作社选定的职业种粮农民,按照各自的技术能力、种植意向,在流转来的农地上以家庭农场形式分散种粮。整个种植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物质性投入,均由金沙河负责,职业粮农只需投入个人劳动精心田管,在粮食收获后扣除物质性成本,所得收益与金沙河五五分成。

这一合作经营模式,涉及到出资企业、村委会、承包户、职业农民四方,如何才能让各方满意?有哪些突出之处?

元至1万元。期满后根据本人能力表现,配给相应面积的流转农地,进行家庭农场式耕种经营。目前仅在南和区的3万亩种植基地,就有66位职业农民在负责耕种管理。

梁立峰、李艳辉都是经过金沙河培训的职业农民,加入合作社之前,两人都从事运输工作,一年收入五六万元。现在,分别负责耕种金沙河配给的500亩、900亩农地,按照双方五五分成规定,去年两人净收入分别是25万元和35万元。“收入更高的还有40万、50万,耕种面积越多、管理水平越高,个人收入越多。”葛士广说。

梁立峰、李艳辉告诉记者,为了精细管理农田,他们这些职业农民大都是住在地头农房,“农忙季节不分黑白早晚,高收入不是白来的,种田不能怕吃苦受累。”除了不承担土地流转费用,金沙河的职业农民还不需要负责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成本投入,每人手机都下载有金沙河的“农事云”APP专用软件,大到种子肥料、小到用电浇水,每一笔开支都公开透明,财务实报实销,“年终算账,开支明细、实得收入一目了然。”

“只要是合作社职业农民生产的原粮,收购价都会高于其他供应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职业农民加入进来,各方共同合作提高种粮水平和效益。”魏海金言辞恳切。

投资企业:提升原粮品质 扩大产品知名度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