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湖县芦沟镇:“诗乡”农民健笔播文明

20210519期来自:农民日报

□□ 崔寿伟 文/图

春色迷人,正是爱诗之人创作灵感迸发的时节,写作、吟诵、交流……在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的蒹笳诗社,一群农民诗人在满目春光的田间地头开展着一场热闹的创作交流会……

芦沟镇是江苏省的特色文化乡镇之一,2010年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诗词之乡”称号。在创立30余年的蒹笳诗社的带领下,全镇500多名诗词爱好者组建成了28个群众诗词兴趣小组,不仅掀起了诗教和创作的高潮,更以诗歌为载体,播文明、育新风,为乡村振兴谱写了一曲诗词文化的动人乐章。

上世纪90年代初,该镇的几位离退休老同志和一些诗词爱好者自发聚集,谈诗论词,并自费油印《报春花》《童心集》《刺玫瑰》《夕照红》等诗词小册子,进行交流,形成了诗社雏形。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活动规模的扩大、诗词作品的增多和知名度的提升,在县艺文社和镇党委、镇政府支持下,于1995年成立了盐城市第一家民间诗词组织

第一家乡镇级诗词刊物《蒹笳诗声》。“蒹笳”意为用芦苇做成的乐器,很接地气,很有乡土气息。

现在的蒹笳诗社除了定期组织诗词爱好者开展诗词知识培训、深入工厂农村采风、进行诗词创作交流、举办诗词朗诵吟唱等活动外,还通过编印《诗词基础知识》,开展诗词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单位的“六进”活动,扎实开展诗词创作的普及教育。诗社还与县《西塘论坛》接轨,组建了“蒹笳学堂”,开展诗教,作为全县诗词爱好者的培训基地,每年办班不少于6次。

截至今年3月,《蒹笳诗声》已出季刊100期,编辑出版诗文类《蒹笳系列丛书》98套。该镇的乡土诗人有近千首作品,分别在《人民日报》《中华诗词》《江海诗词》《诗词》等十多家报刊上发表,蒹笳诗社诗人群体也在美国、日本、菲律宾、泰国和港台华文诗词报刊亮相。

一个乡镇的民间诗社之所以能坚守近30年而经久不衰,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是因为有一批热心人和敬业者。

创始人之一的余士林先生是首任社长兼主编,他退休后谢绝外单位的高薪聘请,仅靠微薄的退休金维持与老伴儿的日常开支,却把一门心思扑在诗社上,培养出了不少农民诗人,被人称为“诗痴”,终因突发疾病而倒在工作岗位上。

继任社长兼主编朱耀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平时既要种地,又要打工,却仍匀出时间和精力放到诗社的日常工作上,被誉“为耕耘在骚上的老黄牛”。

副社长袁干和虽是“半路出家”,却是诗社的“后起之秀”,他的多首诗词作品在全国性诗词大赛中获奖。疫情防控期间,他编写的“疫情防控十劝歌”言简意赅,被《建湖日报》转载,并作为全县防控的宣传材料,被志愿者们传唱。

在蒹笳诗社的带领下,芦沟镇的群众性诗词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诗词创作题材广泛,既有港澳回归、神舟飞天、奥运举办等大题材,也有田园农事、风土人情、凡人新事等小题材……无所不写,无所不吟,情境既激浊扬清、儒雅文明,又清新质朴、真挚动人。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着群众性诗词活动的深入开展,该镇的乡风也文明儒雅了起来。比如,每逢新婚、祝寿、乔迁、入学或亲友谢世等红白喜事,人们都习惯以赋诗、和词来庆贺和悼念,弃俗从雅,陶冶情操,社会文明化的程度大幅提高。

进入新时代以来,诗社的农民诗人们还以新农村掠影、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为题材采写诗词,寓教于乐,积极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建设、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田间地头咏风流。

蒹笳诗社,同时创办了盐城市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