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暖风入“沪”来

20210519期来自:农民日报

— —

□□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胡立刚 王壹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2020年,《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审议通过。从此,“为人民谋幸福、让生活更美好”成为上海城市工作的鲜明主题。

近年来,上海市坚持把人民至上作为人权事业发展的价值指引,坚持把生存权和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坚持把依法治市作为人权发展的制度保障。5月10日-12日,记者深入上海市,了解上海市以发展促人权的生动实践。

医疗卫生服务,更精准、更贴心地回应和满足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需求养老和医疗卫生需求,更切实地保障了人民的健康权和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的权利。”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主任常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常健认为,上海在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利方面有三点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一是广纳民意,将民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标准。政府公开征求各方意见,通过各种机制让民众建言献策、监督实施,并根据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使政府的各种措施能够确实产生民众满意的效果;二是精准施策,不搞“花架子”。政府细致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回应和满足老百姓的最迫切需求。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政府邀请志愿者组织参与各种服务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邀请各种专业化的组织来参与计划的制定和运营,使服务更加专业化。

上海市委外宣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上海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鲜明价值取向。”记者注意到,在《行动计划》中,“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充分保障各类特定群体权利”正是《行动计划》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而拟定的实施目标。

15分钟步行医疗圈 解决居民就医“最后一公里”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