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超级杂交水稻:跨越育种“禁区”,让中国碗盛满中国粮

20210610期来自: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俞慧友

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

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

两组对应数字,一个攻关目标。

1996年,我国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最初,计划分两期,到2000年、2005年,分别育成亩产可达700公斤和800公斤的水稻品种。

可“计划”没能赶上“变化”。超级杂交水稻的“故事”开了个头,就没有结束。

中稻亩产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在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为首的科研人员不懈努力下,我国超级杂交水稻亩产产量,不断跟自己的成绩“PK”,一次次刷新着自己创下的世界纪录,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百姓能吃饱饭的“安全感”。

今天的中国,真正意义上叫人刻骨铭心的“饿肚子”感受,已成为了不再可能的“体验”。岁月静好的生活中,人们知否,中国科学家在人类反饥饿史上奋斗的历程?

这篇论文半个多世纪后仍光彩熠熠

2020年11月2日,在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衡南试验示范基

地一块被抽取测产的示范田里,工作人员进行机械化收割。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个特等发明奖授予了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

事实上,受论文启发,杂交水稻的研究也逐步在国外兴起。1977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启动杂交水稻研究项目;上世纪90年代初,项目扩展到南亚、东南亚诸国;1991年,国际水稻所在菲律宾育成并释放了首个国外的商业化杂交水稻品种……

作大会报告,这是我国首次将杂交水稻研究成果向国际社会公开。此后,中国杂交水稻开始走向世界。

没有几个人知道,中国杂交水稻走向国际的幕后,是怎样的“步步惊心”。对此,袁隆平曾这样回忆:“在缅甸中央农业研究院的水稻实验室,我和我的学生在田里工作。因为缅甸人信佛不杀生,水田里到处都是眼镜蛇。有次,从抽屉里冷不丁窜出8条小眼镜蛇,至今我都心有余悸。在热带雨林里,我们还要与吸血的旱地蚂蟥作斗争……”

就是在这样的境况下,若干年前,尼日利亚的水稻生长黄金季,一群来自长沙的稻作专家,打“飞的”到当地,实施万亩杂交水稻的规模化种植。最初,在当地选一块能种上百亩稻田的“风水宝地”,都能让专家们前后忙碌一周多。现在的这里,已能种植出产量比当地品种翻倍的超2万公顷的杂交水稻……

今天,从美国大农场,到缅甸、菲律宾热带雨林;从印度高原,到非洲大草原……都有着中国杂交水稻的稻香。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杂交水稻已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

如今,在每年的收获时节,水稻育种专家们可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而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想也成为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追寻。

谁也不曾想,这样一篇挑战经典理论、

他们的科研也曾遭遇“灭顶之灾”

“水稻具有杂种优势”

邓启云:我们用7年解锁了杂交稻育种新路线

◎本报记者 俞慧友

“别看今天中国超级杂交水稻技术引人瞩目,但攻关过程与其他科研一样,也免不了‘挨打’‘走错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谢长江,曾对科技日报记者这样吐槽。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宝”,解决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的“重器”。但杂交水稻技术的攻关之路,也并非“顺风顺水”。比如,三系法育种之后的两系法攻关,就曾让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差点被终止。

所谓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是建立在一种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基础上的育种技术。与之前的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相比,作为“母亲”的光温敏不育系,同时充当了不育系和保持系两种角色。换言之,杂交水稻育种从“一妻两夫”,发展成为了“一妻一夫”。

两系法的科研地位几何?2014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超级杂交水稻再一次获颁“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奖理由就是我国独创了“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这也是直到现在,我国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的常用技术之一。

就是这项有如此地位的成果,但却在1989年“偶遇”盛夏低温时,遭遇严重挫折,因而差点被全盘否定。

研究之初,科研人员对这位“母亲”的育性转换习性并未完全了解。直到1989年,我国盛夏一场罕见低温的出现。

受访者供图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