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上海:科技让“魔都”充满“魔力”

20210607期来自:科技日报

国产第一支青霉素,中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国产第一架大型客机C919,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上海科技之窗展厅里,一个个“世界首次”“中国首创”显示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科技创新的辉煌足迹。

中国高性能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上海光源

电子激光研制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未来科技的竞争离不开大科学设施的竞争,我们一定会把手中的这个装置用好,力争为我国科技创新做出重大贡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装置主放大器系统负责人於亮红说。

作为我国第一台X射线相干光源,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将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一起,在浦东张江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和光子科学研究中心。

如今,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4个,数量和投资总额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上海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776.78亿元,2020年,上海全社会R&D经费支出约1600亿元,几乎翻倍增长。

源自上海。5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值从近2500亿元增长到3434亿元,年均增长9.9%。

集成电路领域,中芯国际完成14纳米制程工艺开发,盛美半导体开发出全球领先的单片槽式组合清洗设备及工艺模块,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核心制备设备实现自主化……上海聚焦高端芯片、先进制造工艺、关键装备与材料等开展集中攻关,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71.33亿元,同比增长21.37%。

“蛟龙”入海、“天宫”探月、“北斗”在天、“墨子号”和大飞机飞上九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的多项重大科技成果,每一项背后都有上海科技的创新脚印。

聚焦航空航天及大飞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及产业化应用,上海布局开展商用飞机发动机、柔性宽带空间基站等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建设、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及国产大型客机的自主研制和规模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老师创业再也不是‘灰色地带’。”顾力栩说。

“阳光工程”的背后,是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初步形成。“十三五”期间,上海出台了《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三部曲”,从法规、政策层面保障科技成果顺畅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此外,上海还着力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先后启动和推进了科创“22条”、科改“25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一系列改革试点,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科改“25条”围绕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发展、激发广大科技创新人才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改革优化科研管理、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创新文化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25项改革举措。

《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聚焦赋予科研事业单位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聚焦让科研人员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等多个方面,为创新提供了“上海方案”。

增强创新活力,改革释放红利。记者了解到,在国务院已批复的两批36条可复制推广举措中,有9条为上海经验,占总数的1/4。上海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国企创新、科技金融、知识产权、外资研发中心等9个领域,先后发布超过70个地方配套政策,涉及170多项改革举措。

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表示,要聚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升科创中心策源功能,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凝聚共识、靠前服务,为科创中心建设汇聚持续奋进的磅礴力量。

黄浦江见证着这座特大型城市前行的步履,上海正扬帆奋进。

攻克关键技术,敢啃“硬骨头”

建设大科学装置,硬核实力上台阶

改革释放红利,增强创新活力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