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10602期来自:科技日报

(上接第一版)要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要善于运用各种生动感人的事例,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习近平指出,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我国同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要创新体制机制,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要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各地区各部门要发挥各自特色和优势开展工作,展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习近平强调,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要讲究舆论斗争的策略和艺术,提升重大问题对外发声能力。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既要亲自抓,也要亲自做。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国际传播知识培训,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尊严形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

据介绍,

(上接第一版)

“不断开展有价值、有品位、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使命和方向。今后,吉林大学将努力在承担重大研究项目、布局前沿科研方向、解决‘卡脖子’问题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张希教授说,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因此,要努力打破学科壁垒,拓展研究边界,倡导融合研究,加强融合学习,开展融合实践,以催生原创性成果,不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记者从南开大学了解到,南开大学聚焦学科、围绕创新、着眼改革,已启动“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旨在构建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质量意识和卓越标准,从关键领域和突出问题入手,撬动综合改革,凸显一流大学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感、路径感,重大基础研究取得一系列新成果。

“4211卓越南开行动计划”中的一个“1”就是要在校内建设10大交叉学科中心,目前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细胞应答交叉科学中心、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已组建完成,智能传感材料、数字经济等交叉科学中心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在数学、新药创制、凝聚态光子学、智能机器人等交叉领域开展培育。在津南校区,“前沿交叉科学中心”大楼已完成设计,正在进行图纸论证,建设工作即将开展。

“非常荣幸作为高校代表参加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身为高等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深感责任重大。”长春理工大学校长杨华民说。近年来,长春理工大学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学校以王大珩未来技术学院为试点,正在建设大光电学科体系下的学科交叉、科教协同、产教融合的改革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