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和医务人员已探索近200年

20210531期来自:科技日报

角膜是人体中唯一的透明组织,没有血管和淋巴管,其自身的营养和代谢与其他组织都不同,非常脆弱。角膜又处于眼球的最表面,在遭受外伤时,总是首当其冲,易发生损伤,甚至破裂。此外,若角膜发生感染,可能导致混浊,造成视力下降或失明。及时的角膜移植术是临床上控制感染和复明的最重要手段。

“临床上有15%左右的角膜盲人是因为遭受了严重的角膜化学伤或热烧伤后导致角膜完全被破坏,或是由于免疫造成角结膜和泪液分泌有问题,角膜被大量新生血管覆盖。这类患者如进行传统的人体角膜移植术,会由于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手术成功率极低。但如果有合适的角膜供体材料,他们也具有很大的复明潜力。”上述领扣型人工角膜临床试验专家组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植入人工角膜是这类角膜盲患者唯一的选择。这是因为,一方面,人工角膜移植术后不会因免疫排斥而导致手术失败;另一方面,人工角膜移植后获得的视觉效果会比人体角膜供体移植更好。

史伟云告诉记者,人工角膜采用人工材料制成,用于替代受损的角膜,以提高患者视力、帮助盲者复明。早在18世纪末,一位法国眼科医师就率先提出将玻璃片植入混浊角膜以恢复视力的想法。近90年后,这一设想被一位瑞士医生实现,此后近200年,无数学者及医务人员在人工角膜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植入方式等领域不断进行开拓创新。

“目前国际上应用于临床的人工角膜主要有4种,包括波士顿人工角膜、骨—齿型人工角膜、AlphaCor人工角膜和MICOF人工角膜。”中日友好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陈思扬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4种人工角膜中,波士顿人工角膜应用最为成熟。它主要采用惰性、透明、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高分子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由前盘、光学柱镜、后盘和钛制固定环组成,从正面看就像是挖了很多小孔的隐形眼镜。它的植入方式与传统角膜移植方式较为接近。

powered by 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