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人沉痛追思袁隆平

哀悼泪别接续奋斗

20210524期来自:科技日报

从魏巍兴安到千里大漠,北疆草原难忘袁老足迹。2018年10月,袁隆平院士来到内蒙古,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揭牌。随后,工作站在兴安盟科右中旗巴音塔拉嘎查建立耐盐碱水稻试验示范基地,创新选育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耐盐碱水稻品种。

2020年9月,兴安盟科右中旗种植的耐盐碱水稻亩产突破530公斤。

“袁老亲自为大米起名‘袁蒙’,意为‘圆梦’。”工作站站长王世刚说,“得知袁老离世,瞬间眼眶湿润,还有很多计划来不及汇报,他日成功定第一时间祭告。”

“现在正是水稻插秧时节,杂交粳稻良种天隆优619,就是在袁院士指导下,选育的天津首批优质特色小站稻品种。”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东丽博士回忆袁老对天津小站稻给予的帮助,几度哽咽。

得益于袁院士亲自指导,该中心育种团队解决了稻米品质差、制种产量不高等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系列难题,天隆优619成为我国唯一连续三届荣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粳稻品种。

去年10月,天津小站稻品牌推介会上,袁院士还亲笔题词“百年津沽小站稻、中国隆平稻花香”。

“‘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是袁院士曾分享的成功秘诀。”东丽表示,育种团队将谨记袁老八字秘诀,让小站稻更香甜,为打造天津小站稻全产业链出力献策,为我国优质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幽默和童真。

有一天,在老先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我说:“老爷子,我们拍一张自拍好不好?”

老先生欣然同意。

当看着镜头里的自己,老爷子反复几次左右晃了晃脸,笑出了声:“你看,你们这个年纪真好,好年轻。你看,放在一起对比,我好老了,好老了。”

老先生笑得孩童般的神情,这一生,都会刻在我心里。

以1067.5公斤刷新了当时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水稻世界纪录。

“红河农业人一定把超级稻栽培好,一定会把袁老未完成的水稻实验示范事业继续下去!”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干部李雨珂说。

powered by 闻道